想必職場人都明白一個道理,領導如果針對一個人,手段肯定是層出不窮,其中被「邊緣化」就是手段之一,讓你有力使不出,有理說不清。
進而陷入「想努力卻無從下手,想躺平卻變成仰臥起坐。」被領導「邊緣化」的原因很多,但并非沒有征兆,遇到這類事情,盡早發現,及時應對還有緩和的余地,不至于讓自己持續陷入被動。
就像職場里的一句話:「任憑你能力有多強,領導晾你一段時間,也基本就廢了。」至于如何改善,方式很多,交流談心解除誤會,尋求更上級的支持,對接更高層次人脈,請客送禮、示弱、表忠心……都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如果沒有盡早發現,及時應對,一旦形成一種局面,想要扭轉勢必會付出更大的成本。
人穿什麼衣服、戴什麼手表、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看似一切都是為自己服務,實則是來自外界對自己的反饋。
作為職場人,當自己的請示、匯報,以及工作遇到的問題,領導幾乎沒有反饋的時候,就該引起注意了,并非領導能力弱沒有想法,也并非領導太忙沒有時間聽你說。
只是領導失去了與你溝通的興趣,你請示也好,匯報也罷,領導只淡淡說一句:「嗯,我知道了。」哪怕有一肚子合理化建議,也會被卡在喉嚨里說不出來。
什麼請示說方案,匯報說結果,領導一概不理,這時就該引起重視了。領導忙碌是必然的,當忙碌在你這里成為常態的時候,就該反思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無論領導職位多高,都希望下屬實現自己的意圖,可如果沒有反饋,沒有溝通的興趣,可想而知領導對你的態度并不樂觀。
領導安排下屬工作屬于正常狀態,偶爾也會因為突然想起來某件事,正巧你不在身邊讓別人通知你的情況。
可如果領導經常通過別人(同級同事)來安排你工作,這就是在弱化你與他之間的鏈接。無形中抬高了別人,壓低你了位置。
這就像高層很少會直接向基層員工下達指令一個道理,當你和領導之間有其他同事的存在,無形中拉大的彼此之間的距離。
有些人不愿意跟領導直接打交道,正好落個心里輕松,有些人性格較弱,同事跟自己傳達了領導的意思,結果自己找領導匯報,是否會讓同事多想。
一來二去,領導順利將你「邊緣化」,同事順利高你一頭,當出現機會的時候,很可能因為領導對你不熟悉而錯過機會。
如果經常遇到這種事情,先別猜領導是什麼心思,盡早找領導談心、溝通,到底是領導的意思,還是同事假借領導名義對自己進行工作安排。
如果是同事的個人行為,那麼你正好可以在領導面前表現,如果是領導刻意為之,那你要想其他辦法扭轉局面,比如,找人中間調和,或者直接對接更高的人脈。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