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年過五十還在找工作的人,要做到以下幾點
2023/11/10

《三字經》中寫道:「居有常,業無變。」意思是說,平時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選定的職業和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輕易改變。

小時候,只是不明就里完成背誦任務,長大后,才明白,這樣看起來「簡明扼要」的目標,并不是人人都能實現。

有的人,辛苦打拼大半生,年過五十,卻還遭遇失業,不得不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但是生活總要繼續,唯有勇敢面對,積極改變,往后余生,才能安好!

01

失業之后,憑借「一技之長」再次翻身。

老話說:「一技在手,天下我有。」

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總得有自己的專長,哪怕這門專長最后被時代淘汰了,但總歸,在一段時期內,成為了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也夯實了為人處世的底氣和信息。

50多歲的人還遭遇失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專長「不吃香」了,比如修理腳踏車、修理摩托車。

不同的年代,總會催生不同的新職業、新崗位,同樣也要求人們懂得「變通」。

我的鄰居李大叔,在我們很小的時候,他的腳踏車修理鋪生意最紅火了,後來,摩托車漸漸興起,騎腳踏車的人少了很多。

李大叔眼看生意快要做不下去了,就狠狠逼了自己一把,花錢拜師學修理摩托車。

雖然師傅都是比他小一二歲的年輕人,但李大叔絲毫都不覺得慚愧,學得很是細致認真。

一年之后,李大叔開始打出「摩托車修理」的招牌,從前的老客戶,又成了他的「新客戶」,服務質量和服務態度還是一如既往地好,生意自然又紅火起來。

如今,李大叔已經快七十歲了,他的摩托車修理店交給了兒子,兒子也復制了他的做法,學習修理汽車,雖然「跨界」難度有點大,但一家人都有信心,總會闖出一條路來。

雖然,重新學習一門技術有很多難處,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肯下功夫,總會學有所成,自然也不愁找不到工作。

02

失業之后,適當降低要求,仍然能找到工作。

有句話說:只怕站,不怕慢。意思是說,只要自己不放棄努力,不停頓下來,慢慢去折騰,事情也一定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看過一個勵志故事,一個企業老總,在虧損了數十億之后,宣告破產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愿意再聘用他,思來想去,他決定去當一個出租車司機。

擁有國際駕照的他,很快就有了新的工作。只是,他決定要當一個不一樣的出租車司機,由此找到人生翻盤的機會。

首先,他將租來的車清洗得干干凈凈,每天都要換上干凈的座椅套,車子雖然很舊,但給人的感覺卻很清爽。

其次,他每天上班,都穿戴得十分齊整,如同酒店里專門給客人泊車的司機,打領帶、戴手套,讓人覺得很「專業化」。

再次,是高品質的服務。客人一上車,他便會與人交流行走路線,商定客人覺得妥當的路線,并根據駕駛經驗,給出大概時長。

在行駛過程中,客人可以聽音樂,聽廣播,也可以聊天。

由于企業家本身綜合素質極高,又是一個閱歷豐富的人,每次客人下車,都戀戀不舍。當聽到他在距離目的地還有三分鐘時的提醒,準備好零錢時,很多客人都會給個整數,多余的錢就當是小費。

而他卻并不白占這個便宜,客人下車,他都會做好登記,記錄下對方的姓名,表示下次只要報上來的名字是登記本中有的,就會相應減免相應錢款。

不多久,他就成為了當地賺錢最多的司機。

故事的最后,很多人都能猜到,這位司機并沒有一直在這個行業熬下去,因為他又遇到了真正懂他的人,他再次成為一家大型企業的特聘顧問,不僅成為那家企業的操盤手,也實現了人生的逆風飛揚。

03

失業之后,保持「清零」心態,無懼重頭再來。

早些年,工作了大半輩子的表哥失去了工作崗位,他不得不開始自謀出路。

經過大半年的調整,表哥從低迷的情緒中掙脫出來。利用他是一個農機維修員的特長,開了一家農機銷售店。

由于是自己開店,很多工作,都必須親力親為,再也沒有下屬可以任由他調配。

但表哥一點也不在乎。進貨、賣貨、送貨上門、下鄉維修,只求客戶能滿意,成為「回頭客」。

靠著誠信、熱情和堅持,表哥的農機店一度成為了小縣城生意最紅火的店鋪。

雖然,如今的生意大不如前,但表哥已經衣食無憂,渡過了難關。

有人會說,表哥是很幸運的人,抓住了機遇,發揮了特長。

很多人,其實自身基礎并不好,只能依靠「賣苦力」來賺錢。失業之后,或許,連出賣勞動力的機會都很難找到了,往往很是沮喪,一蹶不振。

人生已經很艱難了,當挫折來臨,不妨讓自己及時「清零」,以樂觀豁達的心態,走一步看一步,命運的拐點也許就會到來。

04

結束語:

五十多歲失業,的確是人生的一個寒冬。

但一定要相信,熬過去,人生便又是艷陽天。

此時,沒有必要全盤否定從前的自己,而是要愈發堅定地鼓勵自己,做自己擅長做的事,從實現一個小目標開始,一點點累積,一點點進步。

當一個人心態好,一切又重新找到了規律,又有了自己的節奏,一切就會越來越好!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工廠老技工被逼辭職,臨走給老闆一大禮,5個鐵箱讓老闆抬不起頭
2023/12/31
工廠年底招工40元每小時,聯系一周沒招到人,老闆苦惱得直搖頭
2023/12/31
6個可以改命的逆天習慣
2023/12/30
女同事天天蹭車,連續一個月不給油錢,還在背后說已婚的我要出軌
2023/12/30
讓你保持開心的20個好習慣
2023/12/30
讓自己越來越有錢的6個生活習慣
2023/12/30
趕走霉運,15個小方法給你
2023/12/30
領導辭職前一晚,找我借了30萬,借錢給他后我反而成了「小人」
2023/12/30
讓你氣場強大的20個好習慣
2023/12/30
新領導進群不說話被踢出群,大罵哪個不長眼,隔天就被老闆教訓了
2023/12/29
曹操手下被低估的五大猛將,每一個都不輸五虎上將,他們是誰?
2023/12/29
沒人敢欺負你的19個小妙招
2023/12/29
人民日報那些極致治愈的句子
2023/12/29
人民日報每日文摘|慢生活
2023/12/29
15年老員工被公司辭退,臨走前「摸」了下機器,老闆直接損失90萬
2023/12/29
5個低級邏輯,不遠離你就廢了
2023/12/28
同事加班吃宵夜找我借200元,凌晨1點給我轉賬,看到消息我傻了眼
2023/12/28
公司聚餐AA制我墊錢,120元女同事不肯給,找她要錢她說我窮瘋了
2023/12/28
兩次追殺關羽,兩次擊敗趙云,呂布見了也得認慫,這是誰的部將?
2023/12/28
女同事簽下800萬大合同,老闆發微信「鼓勵」,隔天她直接辭職了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