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國民政府的精心安排下,決心在上海與日本人展開正面對決,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淞滬會戰。淞滬會戰可以說是開戰以來我軍與日寇在正面戰場的第一次對決,而這場會戰的慘烈程度也堪稱是抗戰之最,至于其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更是在短短三小時里就犧牲了三萬人,剩下的一人直接升為少將!
當時日軍調集了20萬精兵參與淞滬會戰,他們的目標也很明確,想要在極端的時間里攻破中國軍隊的防線,從而實現他們三個月內占領中國的企圖。對此國民政府也調集了80萬重兵在上海布防,他們的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勢必保衛南京城。在國軍的80萬重兵中,除了蔣介石的嫡系外,還有著不少地方部隊,向東北軍,桂系以及川軍等,都是組成了上海防線的中堅力量。
不過在會戰開始后,國軍的人數優勢并沒有占據上風,反而是日軍憑借著優良的裝備,在正面戰場取得了節節勝利。當時加之蔣介石不信任地方軍隊,所以導致整個國軍并不團結,在各自為戰的情況下,地方軍隊損失慘重,完全呈現出了一種以卵擊石的態勢。
當時作為國軍中裝備最差且最窮的川軍,他們在軍長楊森的帶領下并沒有絲毫退步,雖然部隊減員非常嚴重,但他們仍然堅守陣地,不肯輕易言棄。而在一次陣地保衛戰中,川軍的三萬部隊在短短三小時里就幾乎陣亡殆盡,這也創下了我軍開戰以來的最慘烈記錄。但他們終究還是保下了陣地,取得了一次偉大的勝利。在戰斗結束以后,川軍隊伍中僅存的團長向文彬直接由少校被升為少將軍銜,這也成為了整個川軍隊伍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