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艾爾弗說:「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巨大,會一點一滴地滲入孩子的血液,嵌入孩子的靈魂。」
父親在孩子成長路上的影響,至關重要。有格局的父親,才能成為孩子真正的領路人,為孩子指明人生方向,照亮孩子前進的道路。
父親的格局
塑造孩子的品質
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父親的格局,就是孩子的「天地」。
作家林語堂曾感慨:「在造成今日的我之各種感染力中,要以我父親為最。」如果不是當年父親堅持賣掉房子也要供他讀書,就沒有他後來的文學成就。
林父要求孩子們之間相互友愛,不準吵嘴。他教孩子念詩,念古文,鼓勵孩子們擁有自主的想法,懂得獨立去思考問題,從不曾將個人思想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他給每個孩子都分配一份家庭工作,培養其自幼熱愛勞動的習慣以及獨立生存的能力,讓孩子們在勞動中獲得了樂趣。
最難得的是,不管生活多麼難,林父總能把生活中的苦變成好玩的故事講給他聽。父親常笑著對他說:「不要傷心眼前,未來沒有來臨之前,你怎麼知道現在所謂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
林語堂父親的遠見卓識,幽默樂觀,如一盞明燈,始終照亮他前行的路,成為林語堂一生追求知識和道德的至為強有力的後盾。在後來林語堂教育自己的子女中,也可以看到林父的影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房子、存款,也不是權勢地位,而是父親的大格局。
父親高瞻遠矚,孩子自然目光長遠;父親胸懷寬闊,孩子必然從容豁達。
父親的格局
預示著孩子一生的成就
有位博主在網上分享了一段自己的故事。
她出生在偏遠農村,家中有四姐弟。村里很多小孩國中沒讀完就外出打工補貼家用,只有她的父親,不管生活再難,也要供她們四個上學。
生活困頓,父親卻從不抱怨,反而每年都要帶她們去大學裡逛逛,讓她們堅定未來要走的路。父親沒多少知識,但每週都要往家裡添書,讓她們通過閱讀走向更遠的世界。
她說:「父親雖不能在物質上富養我們,卻給了我們精神上最好的富養。」
楊瀾曾說:「父母的格局,就是父母的活法,你想如何過一生,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格局。」
一個擁有大格局的父親,從來不是只做孩子的「提款機」,而是為孩子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養分。父親目光長遠,孩子的未來才有方向。父親胸中有丘壑,孩子才有機會見長空。
父親的格局,便是孩子成長的天花板,決定了孩子一生所能抵達的上限。
父親的大格局
是家庭最貴的資產
《三字經》中講:「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這是一段關于五代時期竇燕山教子有方的故事。
竇燕山一生做了很多好事。
他建立書院四十間,聚書數千卷,禮聘品學兼優的老師教育青年,對于無錢而有志求學的貧苦子弟,不管認不認識,只要來書院學習,他都代繳學費和生活費。
他以身作則,治家嚴格。他因為註重孩子品質才學的培養,以及家風的傳承,竇家五子都榮登了進士,被稱為「五子登科」,8個孫子也很有成就,一直家庭和睦,滿門孝順。
有句話說得好:「父親的格局,看不見,摸不到,卻滲到家族每一個後代的骨血中,成為家族成員之間的精神紐帶,甚至成為他們的性格乃至命運的一部分。
」
父親用見識與智慧,丈量出一個家庭未來的路。父親能影響孩子、甚至家庭幾代人的大格局,才是一個家庭裡最值錢的,最無價的資產。
有大格局的父親在前方掌舵和引領,給家庭帶來潤物無聲的滋養和源源不斷的動力,孩子才會越走越順利,前途遠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