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對于很多人來說還是還是神秘、枯燥,充滿風險的,想要學習也常常不得其法。小長假在家休息看了5部電影,所以,本期就推薦給大家。對不懂金融的小白來講,這部劇看起來會很酷炫,很燒腦。如果你想看看真實的市場或者更精彩的燒腦劇,我個人推薦下面幾部經典。
放假在家剛好有時間,整理出來一份清單,一起刷劇唄:
1、億萬《Billion》
要說真正的燒腦神片,我覺得非《Billions》莫屬。雖然不是電影,但美劇就是會刷上癮。
這部劇牛就牛在編劇是《紐約時報》的首席記者和專欄作家,據說劇中的那個記者就是他本人。
過去的兩年,監管層開始對金融系統裡各種高風險、不規范的操作下重手,我們國家的金融體係正式進入嚴監管時代。
然而,真實世界的運行永遠比監管者想象得更復雜,監管能否有效推進,還要取決于參與各方之間的博弈。
玩金融的人可能會有這種慣性,搞內幕交易的捷徑走多了,發現賺錢太容易,就不再願意走平常路。
詐騙一個人是騙子,
詐騙一百個人是大騙子,
詐騙一千個人是超級騙子,
詐騙一萬個人是資本大佬。
《億萬》給我們展示了一個金融監管博弈的故事,讓我們有機會旁觀美國證監會是如何與華爾街金融大鱷鬥智斗勇,看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如何應對利益誘惑的。
請牢記劇中提到的巴菲特名言:
2、成為沃倫·巴菲特《Becoming Warren Buffett》
巴菲特老爺子是全球投資界巨神一般的傳奇人物,僅憑靠投資就長期霸著全球首富榜前三的位置。
他的價值投資理念,至今仍然是市場最受追捧的投資方法。
有意思的是,這位頂尖富翁至今仍住在一套普通的房子裡,一大把年紀每天自己開車上下班,吃著不到20塊錢的麥當勞早餐。
他是怎麼能做到在獲得巨大成就的同時,還保持著這樣低調的生活方式?
《成為沃倫巴菲特》這部紀錄片由巴菲特親自參與拍攝,向我們講述他是如何一步步獲得今天的成就。
全片是巴菲特完整的一生,與其說是教你怎麼賺錢,不如說是在教你怎麼擁有正確的財富觀:
如何對待金錢?以及,什麼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巴菲特一生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實現自我價值。當採訪者問他是否懼怕死亡是時候,他很堅決地回答說:
「 不,根本不。因為我已經活過了我想要的一生。 」
這部紀錄片沒有涉及很專業的金融術語和場景,推薦給
剛入門的小白觀看。
3、監守自盜《inside job》
每當經濟危機來臨的時候,你會發現又是一次階級分化:有錢的人更有錢,沒錢的人更窮了。錢是如何留向富人的呢?
《監守自盜》是一部2009年拍攝的紀錄片,通過追訪全球金融業界大牛、政客、財經記者,披露了金融大鱷的崛起之路,公開了政商學術圈貪污腐敗背後的驚人真相。
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多個國家陷入經濟危機,損失高達20萬億美元,數千萬人失業。
而那些一手創造危機的華爾街精英們,在這場豪賭中游刃有餘,坐收漁翁之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