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
為了爭一口氣,人們卯足了勁「打腫臉充胖子」,一輩子都在硬扛著。
人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這些面子就別爭了。
01
對關系疏遠的親朋好友,就別再隨份子錢了。
上周末,一向和睦的爸爸媽媽吵了一架,還專門找我「評評理」。
原來,爸爸家這邊一個遠房親戚娶媳婦,其他幾個伯伯家都隨了份子錢,還親自上門喝喜酒。媽媽也想去,但爸爸堅決反對。
結果,媽媽沒去成,份子錢也沒讓伯伯帶過去,她覺得欠了一個大大的人情債,在親戚面前抬不起頭了。
爸爸卻云淡風輕地說,關系愈發疏遠的親戚,就不要再「禮尚往來」了。這一輩子的親戚情分,斷了就斷了吧。
之后,爸爸還詳細跟我說起兩家的交往,幾十年來,從未虧待過親戚,但對方卻一直自視甚高,對我們家諸如嫁女、喬遷這樣的大喜事,都未曾來過。且不說隨份子錢要三五百元錢,光是這份情誼,人家也不看重了,何必再去湊熱鬧呢。
最后,我也同意了爸爸的觀點。
人老了,除了至親的兄弟姐妹和子侄晚輩,其他親朋好友,就別再勉強了。
各自家境不同,對情感的依戀程度也大不相同。
年輕時,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大半生過去,有人顯貴,有人平庸,彼此的見識、格局、氣度早已經有了天壤之別,彼此已經沒有了共同話題,就算是聚在一起,也話不投機半句多,除了尷尬,就是想要盡快遠離。
02
對建立了家庭的兒女,就別再事無巨細了。
前些天,一個「爆炸性」消息在同事群中傳播開來,一向以工作嚴謹、細致著稱的一把手,兒子和兒媳失婚了。
從「一把手」疲倦和落寞的神情可以看得出來,這場家庭變故屬實,而且對他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可不是麼,兒媳婦是他和老婆親自挑選的,家世背景、學識才華、樣貌氣質,都與他家兒子「門當戶對」,小兩口感情也很好,結婚一年之后,就生了兒子,讓旁人很是羨慕。
所以,這則失婚的消息讓很多人都「看不明白」。但大家細細一想,也覺得并不意外:一把手的妻子剛剛從教師崗位上退休,有的是時間和精力幫忙帶小孩。可畢竟年輕人的想法不一樣,分歧越來越大,以至于無法調和,也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說到底,是父母的舍不得放手,給兒女的小家庭帶來了「滅頂之災」。
這一生,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就是漸漸放手。父母只能尊重孩子,引導他們樂觀積極,走上人生的正軌,但不能替代孩子做決定,更無法左右他們的人生。
如果孩子執意要走自己的路,哪怕做父母的很清楚,那將會帶來一個巨大的教訓,但也要懂得給孩子犯錯的機會。不能為了爭面子,而武斷地剝奪孩子的選擇權,從而讓他們的人生繞一個更大的圈子。
03
對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就別再常來常往了。
人老了,工作上也就漸漸退居「二線」了。除非是技術骨干或行業標桿,基本不會被被「委以重任」了。
對此,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還處處「擺老資格」,講究「老方法」,利用「老經驗」來指導年輕人干工作。
如果凡事都還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就會顯得自己很「小器」,非但給年輕的同事帶來不小的壓力,也會讓自己寸步難行。
要學會培養新人,并把嶄露頭角的機會讓給年輕人。引薦他們結識自己在工作中結交的人脈關系,幫助他們與合作伙伴建立起新的溝通聯系渠道。
一點點地讓自己從「不可替代」的角色中抽身出來,甘愿做一個引路人,一個墊腳石,一個幕后的工作者。
當然,隨著身份、角色的轉換,失去了「實權」,很多人也會表露出輕蔑和不屑。對此,要學會看淡與放下。
《菜根譚》里說:「覺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辱,不動于色。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窮受用」。意思就是說寬容大度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寬以待人是一種處世的方式。
當我們漸漸與往來密切的合作伙伴疏于聯系,不再「唱主角」,甘當配角,也就意味著,開啟了一條嶄新的人生之路。
04
結束語: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是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意思是說,退即是進,與即是得。
人老了,有些面子就別再爭了。不要為難了別人,又作踐了自己。
想要人生進退自如,不如順其自然吧,當斷則斷,不必惋惜,不必懊惱,這才是最真實的自己, 也才是生活最本真的狀態。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