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麼大,人生這麼長,總會有這麼一個人,讓你想要溫柔地對待。」
——宮崎駿《哈爾的移動城堡》
截止2019年,日本票房top 10的榜單中,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就占了四部之多。《神隱少女》、《哈爾的移動城堡》、《幽靈公主》和《懸崖上的金魚》分別位列榜單的第一、五、六和第十。
宮崎駿以一己之力,在日本國內電影市場中盤踞半壁江山,甚至超過了美國強大的夢工廠好萊塢。
在每秒24格的動畫畫面里,宮崎駿創造了一個紙上奇跡。靠《神隱少女》宮崎駿一舉拿下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這是在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歷史上,第一部動畫片摘獎。
2005年,宮崎駿獲得了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宮崎駿通過他的動畫作品打破了二次元設限,以一個動畫片導演的身份,蜚聲國際。
從1985年與高田勛、鈴木敏夫共同創立吉卜力工作室以來,一共推出了十八部宮崎駿執導的長篇動畫作品,基本上都是為人所熟知的經典。
宮崎駿曾說:「創作一部動畫,也就是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慰藉著那些失去勇氣的、與殘忍現實所搏斗的靈魂。
」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色彩紛呈的奇幻世界基調溫暖且憂傷,傳遞出一種對現實的反省與思考。
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緊扣著時代的心跳,比如97年上映的《幽靈公主》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環境被在破壞後來自大自然的災難譴責,其背景聯系就是1995年的神戶大地震。
2001年上映的《神隱少女》表達的是千尋進入遺失的世界,被湯婆婆奪走名字后找回自我的故事,它所對應的背景則是:自1991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后「失去的十年」,同時也是邁入新世紀的全新轉折。
本文要展開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于2004年上映,是一部反戰題材的動畫,講述了在戰火紛飛的背景下,魔法師哈爾與平凡女孩蘇菲的愛情故事。它所映射的背景則是伊拉克戰爭。
宮崎駿本人非常反感戰爭,他曾在2003年缺席了奧斯卡頒獎禮,寫去一份宣言:「如今世界上正發生如此不幸的事態,雖得獎但也無法喜悅,這真是很悲傷的事情。」因此哈爾這個角色也被賦予了反戰的性格,雖然性格膽小懦弱,卻為了和平迎難而上,用魔法阻止戰爭的炮火。
宮崎駿曾說,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就是《哈爾的移動城堡》,個人覺得,這是一部與《神隱少女》不相上下的佳作。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