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漲知識】中秋節究竟是怎麼來的?
2023/09/29

中秋節究竟是怎麼來的?來龍去脈,看完漲知識

中秋一詞,始見于《周禮·夏官·大司馬》:「中秋,教治兵。」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文獻資來看,中秋成為節日,應在隋唐之時。因為根據我國目前最早的歲時專著《荊楚歲時記》來看,至少在南北朝時還沒有「中秋節」的概念。

但倘若對中秋節的風俗活動探幽溯源,可從先秦時代談起。

中秋節的起源與我國古代秋祀、拜月習俗有關。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國家。農業的發展與季節有很大關系,而秋季是一個收獲的季節,《說文解字》釋「秋」為「禾谷熟也」。

在科學尚不發達的時代,無論是播種還是收獲,人們往往祈禱土地神,前者為「春祈」,后者稱「秋報」或「秋社」。

八月中旬,正是秋糧收割之際,一年汗水拋撒在土地上,收獲在即,因此,家家拜祀土地神,答謝神的保佑。于是,圍繞「秋報」出現了一系列儀式和風俗活動。

中秋節另一淵源與我國古代拜月習俗有關。

「月到中秋分外明」。我國古代就有祭月、拜月之風。

在《禮記》中就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就是秋分晚上祭月。可見古代已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儀。

到漢魏以后,由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賞月之風。詠月、賞月的詩賦之作,史冊所載連篇累牘。

如漢代枚乘有《月賦》,南梁沈約有《詠月詩》、朱褒、庾肩吾有《舟中望月詩》、張正見有《薄帷鑒陰月詩》,此類拜月、賞月之詩,多不勝譽。

當時這些習俗并不一定局限于某一日,所以也未能形成中秋節。然而,正是這種拜月賞月風俗給中秋節的產生提供了溫床。

因為農歷的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正中,故稱中秋。

我國古代人民已經認識到中秋日,云稀霧少秋雨洗塵,此時月光最皎潔、明亮,散發著柔和的光芒,清輝灑滿大地。

據《晉書·袁宏傳》記載:「謝尚時鎮牛清,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當時已有在秋夜賞月賦詩者。

到了唐代人們中秋賞月約定成俗。

詩人歐陽詹《玩月詩序》中就認為冬天賞月因繁霜大寒,清冷徹骨,而夏天又多雨,云蒸霧蔽,有損月輝,惟有秋天空氣清爽;賞月時令最佳。

「八月于秋,季始孟,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則寒暑均;取于月數,則蟾魄圓。況埃壒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花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氣與之清冷」。

正因如此,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才是賞月、玩月的最好時令。

「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中秋節便成了中國人民非常喜愛的傳統節日。由于中秋節的主要活動內容是賞月、拜月、玩月,所以又俗稱中秋節為「月節」或「月夕」。

唐代人還將中秋節稱為「端正月」,如韓愈《和崔舍人詠月詩》: 「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

詩中「端正月」就是指中秋節。

當兒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時,不要憤怒,不要講道理,請這樣做!
2024/11/04
加繆《局外人》:世界的荒誕遠超乎你的想象,我們都是生活中的局外人
2024/02/16
盧梭《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中最經典的10句話,讀完你就清醒了
2024/02/16
當你覺得心累的時候,就讀一讀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2024/02/16
毛姆:有趣的靈魂只能獨行,無趣的靈魂最易合群
2024/02/16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解讀三句古訓,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2024/02/16
曾國藩告訴你,以下4個天意,會幫你改命
2024/02/16
人品很差的人,喜歡做以下幾件事,讓人防不勝防
2024/02/16
風雨人生路,要學會自己撐傘。酸甜苦辣的滋味,自己嘗試
2024/02/16
讓自己活得漂亮的20個小習慣
2024/01/12
財運旺起來,就做6件事
2024/01/12
同事月度銷冠,老闆卻扣工資逼她辭職,事后又花5萬買她的手機號
2024/01/12
暖心小漫畫
2024/01/12
知乎高贊:15條簡潔有效的人生建議
2024/01/12
《朗讀者》金句3
2024/01/12
老闆向員工借10萬發工資,承諾月底多還2萬,次月看到工資傻了眼
2024/01/11
氣運變好的7個關鍵
2024/01/11
同事結婚給50多位員工發請柬,竟沒一人參加,隔天他就辭職了
2024/01/11
女生旺自己最簡單的方法:養磁場
2024/01/11
《朗讀者》金句2
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