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和成就,學者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序》有過一段精辟的論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
誠如王氏所言,中國古代文學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學形式,不同的文學形式在歷史的長河中擁有各有驚艷時光的浪花,每一朵浪花都鐫刻著時代的風貌、承載著時代的印記、吐納著時代的氣息。這朵朵驚艷的浪花溫潤著時光,感動著世人。
宋詞就是盛行于宋代的一種文學形式。作為宋代文化藝術的杰出代表,詞在宋代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宋初詞人范仲淹、晏殊,歐陽修、晏幾道等在繼承了五代詞和南唐詞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詞的內容和題材都煥然一新。
北宋期間,經過柳永對慢詞和長調的拓展,詞作開始向通俗化邁進。之后,文壇巨擘蘇軾提出詞「自是一家」的觀點,把詩歌手法和豪放風格帶進詞中,為詞的全面發展做出了非凡貢獻。
自此之后,詞開始呈現出絢麗多彩、百花齊放的狀態:名家輩出、名作紛呈。
賀鑄、蘇門四學士、周邦彥等詞人粉墨登場,為北宋詞壇增添了馥郁芬芳詞壇高手競相綻放。
宋詞又以兩宋過渡為界,南宋初期,很多詞人跟隨宋室來到江南,這些詞人被稱為「南渡詞人」,其中就有像李清照、朱敦儒、萬俟詠、呂本中、張元干這樣的詞壇大家。
整個南宋時期的詞風明顯不同于北宋時期,以陸游、辛棄疾為代表的豪放詞更多表達了家國情懷和豪氣干云的壯志。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詞風變異過程中,有一個人起了很重要的過渡作用,他就是葉夢得,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期以「氣」入詞的風格,這里的「氣」主要表現在英雄氣、狂氣和逸氣三個方面。
1077年,葉夢得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儒的書香門第,江南望族吳中葉氏。
據葉夢得親筆編寫《葉氏宗譜序》記載:他的祖上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名臣葉逵;曾祖葉綱是北宋光祿大夫;從祖父是北宋名臣葉清臣;曾從叔祖司空道卿,在北宋慶歷年間為翰林學士。
葉夢得的母親晁氏,是北宋蘇門四學士之一的晁補之的妹妹。晁氏家族在宋代也是享譽一方的名門望族,呂夷簡、曾鞏、陸游都與晁補之家族有姻親關系。此外,陸游的妻子唐婉,也是晁補之的孫女。
也就是說,葉夢得的父系和母系都是當時的士大夫家族,這種來自親族的文化圈影響力和感染力,為葉夢得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他從小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