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無勁風暴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
前幾天,看到博主@真叫李伯清發布的一則視訊:
凌晨一點,深圳某公廁燈火通明,睡滿了無家可歸的人。
其中有剛來到大城市,無處落腳的外來務工人員;
更多的是背井離鄉、四處漂泊,為了省下住宿費無奈在這裡對付一晚的農民工。
一個涼蓆、幾件破舊的衣服,一本用于打發時間的捲邊的書,就是他們全部家當。
看完之後,不由得有點心酸。
誰能想到,在這樣外表光鮮亮麗的大都市之下,藏著這麼多在掙扎浮沉的普通人。
1
你聽過馬駒橋嗎?
它位于北京東南角,再往外就是廊坊,在城市的邊緣。
每天清晨四五點,無數日結工從四面八方趕來,聚集在此,尋覓接下來一天的工作機會。
早上6點,中介就要確定人員名單並收集身份證,時間一到,就用大巴車將零工們運輸至各個工廠。
疫情放開後,馬駒橋的勞工多了許多,工錢相應減少,競爭越發激烈。
超過50歲的工人,就會被挑揀嫌棄,去做那些最苦最累的活。
可長期駐紮在馬駒橋的,卻恰恰是那些五六十歲的阿叔阿婆們。
晚上他們就住在附近的城中村,潮濕簡陋的床位20塊錢一晚。
不由得想起前段時間看到的一張照片。
當街頭上的「網紅青蛙」摘掉頭套,裡面居然是個頭髮花白、滿臉疲憊的老婆婆。
這世上,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
有的老人拿著豐厚的退休金,到處出門遊玩,過著逍遙自在的晚年生活;
有的老人卻依舊在奔波謀生,從事著各種尷尬又辛苦的工作。
在光怪陸離的人間,不是每個人都有體面度過晚年的機會。
2
前段時間,社交平台上一則「失業者佔領星巴克」的熱帖引起熱議。
博主發現,週一的星巴克幾乎被失業的中年男女佔滿了。
因為暫時找不到工作,又不想讓家人擔心,他們便來到這裡假裝上班。
不少人帶著自己的電腦,連杯咖啡都不點,只為了能夠免費充電,蹭蹭空調罷了。
小資情調的星巴克,變成了失業中年人的最佳收容所。
來自北京的李海今年30歲,本來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但今年4月,整個部門因為公司縮減運算被裁掉了。
他剛剛邁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還背著房貸、車貸。
因為不想把這份壓力傳遞給家人,只好選擇去咖啡館假裝上班,每天不停地改簡歷、投簡歷。
所以,別再嘲笑那些在星巴克假裝上班的中年人了。
如果可以,誰不想在寬敞的辦公室裡談笑風生呢?
獨自嚥下所有苦楚,每天假裝上班,不過是中年人最後的倔強罷了。
3
之前偶然刷到這樣一段直播:
一位年近七旬的爺爺學著直播賣水果,為了增加人氣,爺爺努力學了跳舞,在直播間捧著水果邊展示邊跳舞。
可在直播時,他卻遭到了網友的謾罵,有的說爺爺跳的舞很難看,又老又醜。
還有的說,為了錢故意出來賣藝,簡直為老不尊。
面對網友的嘲諷,爺爺傷心地哭了。
不由得想起那個兩次創業失敗的賣女鞋的吳大叔。
為了償還債務,他不得不「出奇制勝」,40歲的大男人,天天穿著高跟鞋在短視訊裡狂奔。
不要嘲笑任何一個努力生活的人,更不要嘲笑他們掙扎的樣子難看。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們的肩膀正在承擔著怎樣的重擔。
4
生活的巨浪打來,不會給你打一聲招呼。
自媒體大V「不得不佛系的老王」曾講述過自己轉行開網約車的歷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