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字升庵,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明朝第一才子,素有「明詞第一人」之稱。今人知道他的名字,多半因為他是《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開篇詞——《臨江仙》的作者。
其實,早在《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問世之前,楊慎這首《臨江仙》就已經通過一本《史略十段錦旁注敘》在民間「走紅」。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這本書的原作者就是楊慎。
《明詩紀事》這本書中說:「升庵詩,早歲醉心六朝,艷情麗曲,可謂絕世才華,晚年乃漸入老蒼,有少陵、謫仙之格調。間入東坡,涪翁一派。」
這段話的意思是:楊慎早年醉心六朝詩風,寫起綺麗的詩歌,讓人連連叫絕。晚期被貶謫之后,詩風漸漸老成、滄桑,有杜甫、李白的格調,偶爾會帶著一點蘇軾、黃庭堅的風格。
蘇軾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詞——《念奴嬌·赤壁懷古》,號稱宋詞第一。楊慎這首《臨江仙》的開篇,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開篇略有一些相似之處。
雖然這首《臨江仙》,是楊慎一首「游戲之作」,也不算是他成就最高的作品,但是它卻是明詞當中,傳誦度最高的一首詞。
同時,這首詞開篇兩句,就驚艷了歲月。
《臨江仙》——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這首詞開頭的兩句,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如出一轍,但是全詞想要表達的內涵卻完全不同。開篇都是借滾滾江水東逝,表達歷史上那些建功立業者,生命的短暫。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作于四十六歲,被貶到黃州之時。楊慎這首詞具體的創作時間不詳,不過應當是作于他三十六歲被貶云南之后。
蘇軾懷古,懷的是三國英雄建功立業的那個好時代。感嘆的是自己蹉跎歲月,鬢生華發。楊慎的《臨江仙》卻有一些道家風骨,英雄功業千秋計,在他的詞里不過是青山斜陽夢一場。
楊慎是四川新都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是正德六年的狀元,成名時間非常早。明世宗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因為「大禮議之爭」事件被貶云南保山,流放終身。
在近四十年的流放生涯中,楊慎寫了幾千首詩詞,流傳下來的也有二千多首。在明朝時,他已經被人譽為「當代宗詞」。清代胡薇元作《歲寒居詞話》,仍然認定他是明詞第一人。
明代三大才子命運都非常不濟,解縉慘遭「雪地活埋」、徐渭殺妻自殘。相對來說,楊慎的命運是最好的,但是依然被流放了近40年,有家歸不得。
楊慎出生于宰相之家,自己又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結果因為得罪了皇帝,被貶到蠻荒之地戍邊。經過這番打擊之后,楊慎的心里發生了一些改變,把功名利祿看得非常地淡漠。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