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涼爽的秋日,一首《落葉》在清代文學的瑰寶中流傳。它沒有用一個「葉」字,卻以生動的畫面將落葉的飄零和秋日的蕭瑟描繪得淋漓盡致。
落葉
清代 · 繆公恩
秋色無塵樹影涼,泬寥天宇暗飛霜。
忽將枝上千重翠,散作階前萬點黃。
胡蝶亂翻來小苑,芭蕉碎響入虛堂。
莫將搖落傷蕭瑟,請看楓林燦夕陽。
詩的開頭,「秋色無塵樹影涼」,寥寥幾筆,一個寧靜而孤寂的秋日畫卷躍然眼前。秋天的色彩,那樣深沉,那樣寂寥,沒有塵埃,沒有喧囂,只有涼意在樹影間悄然滲透。這不僅描繪了視覺上的秋色,更傳達出一種深深的情感氛圍,仿佛是詩人內心深處的寂寥和落寞。
「忽將枝上千重翠,散作階前萬點黃。」這一句緊承上句,將秋天的色彩從濃烈轉向淡然。曾經滿樹繁茂的翠綠,忽然間變得蕭索,紛紛揚揚地落下,散作階前的萬點黃金。這一幕,仿佛是大自然的季節輪回,又是人生的歲月更迭。那些曾經的繁華與生機,在秋風的召喚下,化作點點金黃,落入無盡的沉寂。
「胡蝶亂翻來小苑,芭蕉碎響入虛堂。」這兩句詩,將動態元素引入靜態的畫面,使整個畫面活了起來。胡蝶在秋日的花叢中翩翩起舞,翻飛的小苑充滿了生機。而芭蕉葉在風中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傳入寂靜的虛堂。這是秋天的聲音,是生命在季節交替中的詠嘆。
最后,「莫將搖落傷蕭瑟,請看楓林燦夕陽。」詩人在詩的結尾處表達了他的人生態度。他并未被落葉的飄零所觸動,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楓林中那一抹夕陽的燦爛。那是生命的溫暖,是希望的象征。他勸慰人們不要因為落葉的搖落而感到悲傷,因為那只是生命的輪回,是自然的規律。而夕陽下的楓林,卻是如此的燦爛,如此的美麗。
這首《落葉》詩,以落葉為載體,講述了一個關于生命、關于自然、關于希望的故事。
它用深情的筆觸,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寬廣的胸懷和對生活的熱愛。這首詩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命的力量,也讓我們明白了生活中的得失和輪回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珍惜每一刻的陽光和溫暖,不因短暫的陰霾而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