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這位軍事奇才,在野狐嶺用十萬鐵騎打敗金兵五十萬,拉開迅速滅亡金朝的序幕,他是怎麼做到的?
驍勇善戰的蒙古騎兵
金朝 :滅亡北宋后,可以說是兵強馬壯,國土遼闊,人口5000萬,號稱雄兵100萬,但內斗嚴重,官僚貪污腐化,官民離心離德!
蒙古:公元1206年,蒙古總人口100萬,鐵騎十余萬,但鐵木真總算一統蒙古各部,在斡難河受封為吉思汗,蒙古各部不再自相殘殺。上下齊心,眾志成城!
雙方血海深仇:為防止蒙古各部落做大,金朝對蒙古族各部實行「分而治之」的策略,并且每隔三年分別到蒙古各個地方按比例殺一批青壯年,稱作「減丁」,公元1146年,鐵木真的先祖俺巴孩,就是被金熙宗以「懲治叛部法」的名義釘死在木驢上。這等于在整個蒙古族埋下仇恨的種子,就等著一個去點燃!
強大戰斗力的蒙古軍團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以為父報仇為名,集中蒙古10萬精兵開始誓師伐金,兵鋒直抵金朝西部地區。但長期以來,金國上下完全沒有把蒙古軍放在眼里,所以疏于防范,等到成吉思汗殺到邊境了,金軍倉皇丟掉三個富庶的城池,讓蒙古軍等到充分的給養,一個騎兵能分到五六匹馬?士氣更是高漲!
野狐嶺是連接蒙古草原和華北平原(金國統治腹地)的戰略通道,這里崇山峻嶺,是兵家必爭之地,雙方都傾盡所有力量在此拼殺,蒙古軍集中十萬大軍。此時金朝組織了五十萬大軍,而愚蠢金朝統帥完顏承裕憑借一己之力毀了整個金國,他認為蒙古人只會騎馬,不會步戰,如果把大軍分守野狐嶺各個隘口,那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騎兵騎馬是無法攻上山的,于是他迅速組織70萬民工,在300里的山嶺里修筑工事,把五十萬大軍,化整為零的分守各個山頭,形成一字長蛇陣,自己中軍也只有幾萬人!
軍事天才成吉思汗很快看到對方的死穴,立刻做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蒙古軍很快找到金軍主帥的位置,命令前鋒木華黎率八魯營敢死隊在前沖鋒,全部由騎馬改成步兵,沖向山頭,憑借高昂的斗志和銳氣殺得金軍大敗,木華黎部一路沖殺,直向完顏承裕的中軍指揮部突過去。金軍主帥倉皇出逃,成吉思汗揮中軍繼進,沿路掩殺敗兵。
完顏承裕這時可以說已經喪失了大部分的軍事指揮能力,大部分的軍隊分散在野狐嶺各個山口險要,由于通訊不暢,根本來不及聯絡調動,更別提支援了。
兵敗如山倒,蒙古人來勢太快太猛,金軍主帥只得拉起手頭能調動的部隊向宣德方向逃走,主帥下落不明,兵力再龐大也沒用,金兵軍心渙散,紛紛逃走,被蒙古人漫山遍野追殺,死的人填滿了山川溝壑!活著的士兵早就被嚇破了膽,只恨爹娘少生兩條腿,紛紛潰逃!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蒙古人以傷亡兩萬人的代價讓金國損失士兵了40多萬人,其余的少數被打散,紛紛逃亡,金國再也無力對抗蒙古大軍,不久,金國就在南宋和蒙古人的夾擊下滅亡!野狐嶺之戰也就成了為成吉思汗的封神之戰!
結語:兵不在多,在于精,在于運籌帷幄,在于民心向背!親愛的友友們,你們對野狐嶺之戰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