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 -
公元758年初春,天空飄著細雨。
正三品金吾衛大將軍張志和以「親喪」為由,離開了長安城,唐肅宗率滿朝文武含淚相送。
與張志和同行的,還有皇帝御賜的「金童玉女」,即「漁童」和「樵青」,怕張志和一去不返,唐肅宗李亨又加賜了官錦四段、白銀二千四百兩,以榮葬之資。
這一年,張志和剛剛才26歲。
「安史之亂」后,玄宗避蜀,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高適、岑參等人紛紛投奔。當時安祿山勢頭正盛,王維、杜甫一同被俘,但安祿山嫌杜甫官職太小,便把他給放了,唯獨囚王維于洛陽菩提寺。
后杜甫也投奔了肅宗李亨,獲官左拾遺。
李亨登基后,永王璘拒不奉詔,召李白至麾下、并以「勤王」的名義率兵東巡,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唐肅宗震怒,擢高適為兵馬先鋒前去平亂,大勝,永王璘賜死,李白下獄,次年流放夜郎。
與此同時,「七絕圣手」王昌齡出龍標,欲歸鄉平亂,途經亳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害。
大唐幾個頂尖詩人的命運,在此起起伏伏。
后人提起李、杜,皆言他們一生郁郁不志,卻忽略了他們「指點江山、匡扶社稷」的能力。
唐肅宗能坐穩江山,一定是要感謝一個人的。
他就是傳奇詩人、一代猛將張志和,然而歷史并沒有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
在唐詩的歷史地位上,張志和只是閃光一現,其聲望遠不如李、杜、王維、岑參、高適等人。
所以我們有必要仔細講講張志和的一生。
- 02 -
張志和,官宦之后,哥哥是張松齡,舅舅是宰相李泌,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易烊千璽所飾演的長源。
張志和原名龜齡(很普通),因娠前其母夢見有神仙獻靈龜吞服而起,據載,他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就即可寫文章,且過目成誦。
七歲時,張志和的父親帶他去翰林院游玩,偶遇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聞他文采過人,便出題小試,沒想到張志和對答如流,遂玄宗下令優養于翰林院。
因太子李亨與張志和興趣相投,故相交甚篤,為此李亨他賜名予他,為「志和」,實際上也不怎麼好聽,還是很普通。
但是很快,張志和不凡的一面就展示出來了。
改名的同一年,張志和擢第,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事,翰林留用,供奉東宮。
次年,即公元752年,張志和被恩準回家探親,在歸家的途中,張志和順便鏟除了沿途的一幫強盜,留下「神張」之名。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