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創世紀》中記載:「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完畢,就在第七日,安息了。」
10多年前,余華用魔幻現實主義的大筆一揮而就,也寫了個「七日安息」的故事——《第七天》。
小說里,一個叫楊飛的40歲男人意外身亡,靈魂游蕩于生ㄙˇ兩界,用7天的時間,將人世間的不公、荒唐、殘酷又經歷了一遍。
他以靈魂的形式,見證了普通人的悲慘與傷痛,無助與絕望。
本以為活著就已經夠艱辛了。
但沒想到ㄙˇ后看見的世界真相,更是充滿了險惡和殘酷。
余華說:「《第七天》,是我距離現實最近的一次寫作。」
這個荒誕詭異的故事里,有哀民生之多艱的悲憫,更藏著一股向ㄙˇ而生的力量。
主人公楊飛模模糊糊地記得,自己生前正在一家飯館吃面,隨著一聲突如其來的爆炸聲,他瞬間陷入昏迷,沉沉地睡去。
等殯儀館刺耳的電話聲將他驚醒,楊飛才意識到,自己已經ㄙˇ了。
這天,他被通知去火化,可當他的亡靈到達殯儀館時,竟發現這里和活人世界并沒有什麼不同。
在這里,人照樣分三六九等。
有錢人穿著精致的壽衣,炫耀各自昂貴的骨灰盒與墓地;而像楊飛這樣的窮人,則擠在冷椅子上,話都不敢大聲說。
在這里,照樣有難以改變的潛規則。
比如,一旦有權勢的人歸西,其他所有亡靈只能等,等人家盛大的葬禮結束,才能輪到自己。
在這里,照樣有令你狼狽不堪的事。
有些人ㄙˇ后連件像樣的殮衣都沒有,無人相送,更無墓地可去,只能遭人嫌棄,四處飄蕩。
楊飛無錢無勢,自然也買不起墓地,只能再次游蕩回人間,徘徊于陰陽兩界。
第二天的時候,楊飛竟然遇見了自ㄕㄚ身亡的前妻——李青。
他們兩人本是一對幸福的夫妻,可婚后不久,李青就移情別戀,棄他而去。
李青傍上大款,活得風生水起,卻不想卷入了高官的貪腐案,不得不以ㄙˇ謝罪。
如今再見,李青滿心悔恨與歉意,她向楊飛傾訴衷腸,卻被催著去火化下葬,不得不再次棄他而去。
告別李青后,楊飛飄回了出租屋,在這里他想起了自己的父親。
生前,為了給患有ㄞˊ癥的父親楊金彪治病,他賣了房子;又為了照顧父親,他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可到最后,父親竟離家出走,導致他連最后一面都沒見著。
他無奈地搖頭感慨:活著的時候像人群里的孤魂野鬼,獨自承受痛苦與壓力;ㄙˇ后照樣對一切無能為力。
他還是一貧如洗,仍舊不被人重視,心中的遺憾無法釋懷,人生的處境依舊卑微。
作為落魄的中年男人,楊飛的人生窘境,何嘗不是現實中你我的縮影。
命運不公,有人生來住高樓,有人生來一身銹,即使你奮力向前,仍然無法改變命運分毫;
世事難測,有些人你怎麼留也留不住,有些事你怎麼做也比不過旁人。
世界總與想象的不同,參差不齊的境遇,早就在每個人的生活里,寫滿了大大的無奈與不公。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