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是她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勇氣,不可能去義無反顧的去等他,去相信他。
對,不可能。
林靜隨后的乘虛而入,鄭微她不甘,她憤怒,她覺得荒謬。
但她更害怕,怕她如果把他推開,自己心底的空虛就再也不能填滿,永遠無止境的擴大下去。
她輸給了耗不起的歲月,再也不敢去賭她的未來。
此時的林靜像飄過來的一塊浮木,在鄭微快要被寂寞吞沒前緊緊地抓住,再也沒有放手。
她也會計較林靜愛她是因為「千帆過盡才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但毫無疑問,林靜對鄭微的愛,不比陳孝正少半分,只有更多。
林靜在轉身之后發覺放棄遠遠大于得到之后,迅速轉身。
他的霸道、堅持,溫柔與呵護,在最恰當的時機地填補了鄭微多年來的孤獨。
鄭微要求的其實很少,只是一個一直在身邊的擁抱。
就像在公車上看見擁住女友的男生,鄭微悲悸地無語問:
我是不夠她漂亮?還是不夠聰明善良?為什麼如此孤單。
鄭微曾經的熱情就足夠讓陳孝正和她自己沸騰。
如今她自己都冷得受不了了,瘋狂地相親,寧愿找一個陌生人的肩膀,守著自己對陳孝正的回憶過一輩子。
林靜的肯定與溫暖給了她太久渴望的港灣。
她太累了,于是終究貪念那世俗的溫暖,她愿意停泊了。
盡管單身的這七年中,林靜的身邊不乏糾結不清的女子,也許是因為寂寞,身邊已有一位陪伴了他兩年的施潔。
施潔明知林靜給不了她長久,卻還是飛蛾撲火般地獻身烈火中。
而這一切,鄭微心里有數。
她明白,生命中的男人會為了追求前途和事業而棄她而去,但在他們功成名就,午夜夢回、心里寂寞時,會重新尋找那一份久違的愛情,那一份令他們久久回味、刻骨銘心的愛。
她知道彼此的愛都已不再純粹,但這個男人終究還是愛她的,自己也并非不愛,那就這樣吧。
加上好友阮阮意外去世的打擊與周遭變故的感悟中,鄭微終于選擇了站在林靜的身后,讓他為自己遮風擋雨。
因為鄭微已經沒有勇氣與力量再獨自面對生活的殘酷打擊。
這是鄭微的成熟,是她在愛情里的妥協,亦是她成長的代價。
當年的青春,曾經的執著,那不知從何而來的勇氣,都已被劃成散片,消失在歲月中。
也許,很多男性由男生向男人進化的過程就像陳孝正和林靜。
早期,不成熟,為了前途而舍棄愛情、生命中重要的人或事物。
而到中期,成熟穩重,事業有成時,便會回過頭來追憶曾經丟失的愛,固執地認為:
現在,我有條件可以給她最好的。
卻不管那份愛是否早已支離破碎,蕩然無存。
而女人,似乎永遠充當著犧牲品的角色,要麼被拋棄,要麼成為男人成功的墊腳石。
鄭微愛林靜嗎?
她的回答是——并非不愛。
我的理解就是次愛吧。
畢竟是經過歲月的積累與沉淀,經過了那麼多年,累積到彼此心里的一種感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