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有些句子可以成為我們的導師,我們能從中快速掌握一些前人經過大量時間思考總結出來的規律。
句子雖然很短,但卻能幫我們把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妥善解決掉,降低走彎路、摔跟頭的可能性。
余生,不做無知的人,讀懂這3句話,就讀懂了人生。
01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但撿錢時例外
《請回答1988》里有這樣一句經典台詞:
「人真正變得強大,不是因為守護著自尊心,而是拋開自尊心的時候。」
能昂著頭顱、挺著腰板把錢賺了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普通人,都得努力奔跑,才能換來溫飽。
不久前,一則采訪讓無數人轉發點贊。
快遞員王寧在北京打拼,逢年過節也不輕易回家,因為其他同行都回家了,所以他能拿到更多的單,賺到更多的錢。
平時他起早貪黑,連續工作15個小時,卻往往只能賺400元。
逢年過節,他能多拿到訂單,還能拿到假期的補貼。
對此,很多人嘲笑他:「掉進錢眼里了,財迷心竅,都舍不得放松自我。」
但王寧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依舊埋頭苦干。
他的父母住院需要昂貴的醫療費,孩子在等著學費和生活費,王寧賺錢的姿勢也許不體面,但是卻為家人撐起了一片天。
人最大的清醒,就是放下面子去賺錢,即使是低著頭、彎著腰也不要覺得丟臉,畢竟謀生事大,面子事小。
臉皮和肚皮,還是填飽肚子更重要,錢,是一個人的底氣,是歲月靜好的保證。
當你扛得起責任,沒空矯情,狠狠賺錢的時候,你會明白,你的賺錢能力,就是你應對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社會的最好武器。
02
好聽的話別當真,難聽的話別較真
莎士比亞曾說道:「一個人寧愿聽一百句美麗的謊言,也不愿聽一句直白的真話。」
誠然,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我們往往只愛聽好聽的話,卻對難聽的話耿耿于懷。
其實,別人說的話,認真你就輸了。你在意的越少,活得就越好。
著名編劇周梅森雖然學歷并不是很高,但是他從小喜歡文學,筆耕不輟,夢想是成為巴爾扎克那樣的偉大作家。
他白天在礦場辛勤勞作,晚上積極寫稿。
有些人嘲諷他:「你要是成為作家,母豬都會上樹。」
有些人吹捧他:「大才子,成名了一定不要忘記我們。「
面對嘲諷,他沒有自怨自艾,面對吹捧,他沒有迷失自我,他每天埋頭苦寫,雖然無數次被退稿,但他依舊不忘初心。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寫的《人民的名義》大火,還被改編成電視劇,自此一炮而紅。
好聽的話別當真,難聽的話別較真,最了解你的人是自己,別人的評價,一笑置之便可。
外界的聲音都是參考,你如果內心有了堅定的方向,那就大膽去走自己的路,聽從內心的指引,勇敢為自己而活。
不要讓外人的好話或者壞話打亂你生活的節奏,學會屏蔽別人的聲音,不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才能真正把生活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
你若在意或較真,別人的話就會成為你的枷鎖,無休止地折磨你,你若看淡,便是晴天,你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提高自己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