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李文忠取得了應昌大捷,俘虜大批元朝宗室妃嬪,她們的結局怎樣?
2023/10/10

在我國民間,盛傳著「八月十五殺韃子」的故事。這些故意的起源便是在元末明初時期,當時的百姓已經對元末統治者的殘暴統治無法忍受,于是各地紛紛爆發了農民起義。

而「八月十五殺韃子」便是在這期間發生的。當時的劉伯溫為了秘密聯絡各地反元勢力,便給朱元璋出了一計,相約在那一年八月十五的中秋節共同舉事。

當時秘密聯絡的方式,便是在人們互送的中秋月餅中夾帶紙條,上面書寫「中秋殺韃」。後來,隨著朱元璋的軍隊不斷壯大,元朝最終才土崩瓦解.

在攻克元朝最后老巢應昌時,朱元璋手下大將李文忠也最終取得了勝利。然而,李文忠取得了應昌大捷,俘虜大批元朝宗室妃嬪,她們的結局怎樣?

當時明朝的軍隊兵分兩路與元軍苦戰,在東線上,朱元璋手下著名將領徐達率軍與當時的元軍主力王寶寶所部打得可謂是難解難分,但明軍最終還是擊敗了元軍主力,并獲得成千上萬的馬匹和牛羊。

而西線上,則是由李文忠率軍直搗元朝老巢——應昌。由于當時元軍主力都在東線作戰,所以,李文忠一路勢如破竹,兵指應昌!

可就在這檔口,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竟然在應昌病死,這或許也是上天要滅元朝吧!當時,應昌城內由于元順帝病故,那一幫禁衛軍更加無心戀戰,便都紛紛棄城而去。

當李文忠攻進應昌時,城內只剩下大批來不及逃走的元朝宗室妃嬪。雖然這樣,李文忠的收獲也著實不小!作為元朝的最后老巢,里面的寶貝肯定不少!

這其中,就有宋、元玉璽,圖書、玉冊、鎮圭、玉斧等等,甚至還有元順帝的嫡孫買的里八剌,不要小看這個人,他象征著被明軍所俘的敵國民眾中的最高身份!

因為在古代,兩國交戰,戰勝方最后都會舉辦一種儀式,那就是獻俘。啥是獻俘呢?就是將從戰場上得來的物品或俘虜帶到本國的宗廟前進行祭祀,以慶祝本國的軍事勝利。

這種祭祀活動有一定的政治宣傳作用,像敵國的傳國玉璽,或者是敵國的皇帝以及皇室的重要人物被獻俘,那肯定會對本國及敵國產生重大影響。

更重要的是,到時本囯的皇帝在獻俘結束之時,對那些敵國俘虜會有生殺大權,一般來說,男的會直接斬立決,女的常常被貶為奴,甚至直接殺害。

但是,在李文忠將那些元朝宗室妃嬪押送到獻俘現場時,明朝的文武百官都歡呼雀躍,他們都認為,朱元璋會將那些人全部處死,以解當時漢族百姓的徹骨之恨。

因為當時元朝未期的社會矛盾不僅僅是階級矛盾,還存在著種族矛盾。據說,在當時的元朝,有這樣一條規矩,漢族人結婚當天,新娘得與韃子先睡,這叫奪妻之恨啊!

因此,當時的漢族人對那些俘虜是恨之入骨了!殊不知朱元璋接下來的做法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朱元璋下令,封買的里八剌為崇禮侯,附贈大宅子一棟.

并對其他人以禮相待,賜給她們漢族人衣服,并且還特別關照,要優待那些妃嬪,讓她們吃好住好,甚至如果有人想要北歸的,還要發給她們路費,并沿途派人護送。

這讓當時的文武百官都深感不滿!想當年,那些蒙古人滅我大宋時,那是何等的慘烈呀!燒殺搶掠,欺男霸女,那可是無惡不作的呀!為啥老朱現在竟然還對人家以禮相待呢?

然而,幾個月后,當大批北元宗室、將領、大臣陸續主動投降時,人們才真正理解朱元璋的行為是何等高明了!

直到洪武四年,朱元璋都幾乎沒用兵,西北吐蕃諸部都已歸附,就連北元遼東行省平章劉益也宣布投降,近塞地區北方已基本平定。所以,古人云:治人先治心。說的就是這個理!

當兒女不尊重你不理你時,不要憤怒,不要講道理,請這樣做!
2024/11/04
加繆《局外人》:世界的荒誕遠超乎你的想象,我們都是生活中的局外人
2024/02/16
盧梭《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中最經典的10句話,讀完你就清醒了
2024/02/16
當你覺得心累的時候,就讀一讀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
2024/02/16
毛姆:有趣的靈魂只能獨行,無趣的靈魂最易合群
2024/02/16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解讀三句古訓,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2024/02/16
曾國藩告訴你,以下4個天意,會幫你改命
2024/02/16
人品很差的人,喜歡做以下幾件事,讓人防不勝防
2024/02/16
風雨人生路,要學會自己撐傘。酸甜苦辣的滋味,自己嘗試
2024/02/16
讓自己活得漂亮的20個小習慣
2024/01/12
財運旺起來,就做6件事
2024/01/12
同事月度銷冠,老闆卻扣工資逼她辭職,事后又花5萬買她的手機號
2024/01/12
暖心小漫畫
2024/01/12
知乎高贊:15條簡潔有效的人生建議
2024/01/12
《朗讀者》金句3
2024/01/12
老闆向員工借10萬發工資,承諾月底多還2萬,次月看到工資傻了眼
2024/01/11
氣運變好的7個關鍵
2024/01/11
同事結婚給50多位員工發請柬,竟沒一人參加,隔天他就辭職了
2024/01/11
女生旺自己最簡單的方法:養磁場
2024/01/11
《朗讀者》金句2
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