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左右別人,不被人左右
2023/10/22

曾看過一段話:

人生的痛苦通常來源于兩點,一是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二是自己被別人要求。

想想果真如此,生活中總有些人喜歡對別人指手畫腳,卻不喜歡被命令、被要求、被指揮。很多時候,活得擰巴難受。

走過半生,方才悟透,生活最大的從容,其實是各自安好,互不打擾。

01

允許別人做別人

作家馬克·李維在《偷影子的人》一書中寫道:

你不能干涉別人的生活,就算是為了對方好,因為這是他的人生。

但有些人卻常常用自我的認知去評判別人的「對錯」,對和他不一樣的人看不順眼,狹隘地認為別人的生活方式一定是錯的。

曾看過一個發生在醫院里的故事:

一位鄉下來的大媽,在醫院照顧老伴。她每天穿得特別怪異,都是大紅大綠的鮮艷衣服,說起話來嗓門極高,有時候還給大爺唱歌,并不悅耳的歌聲讓一個走廊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最關鍵的是,她總在身上噴濃烈的劣質香水,聞起來非常刺鼻。

醫院來來往往的人特別多,都紛紛對大媽指指點點。大媽就像聾子啞巴一樣,每天自顧照顧著生病的大爺。

直到有一天,同病房的病友實在看不下去,指責她素質低、審美差、沒有公德心,應該穿著樸素,說話小聲點,不要打擾別人。

大媽流著淚道出了原因。大爺被壓迫住了腦神經,對外界一切事物反應遲鈍。為了刺激大爺的神經,她就穿顏色鮮艷的衣服,大聲說話唱歌,噴味道最濃的香水,這樣大爺才能最大程度感受到她在身邊。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酸和不易,千萬不要輕易評判別人的生活方式。更不要以自己的認知,對別人的生活橫加干涉。

比如喜歡采籬種菊的人不要指責喜歡豪宅名車的人勢利,獲得高官厚祿的人也不要瞧不起甘于平淡的人,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怎麼過得舒心,外人都無權干涉。

《世界很喧囂,做自己就好》一書中寫道:

「人性就是這樣,總是習慣用自己有限的見識去判斷他人的對錯,用自己的個人喜好去度量其他事物的優劣,對事情的了解越少就越覺得自己正確。」

與人打交道時,允許別人做別人。不戴有色眼鏡去接觸人、評價人,是做人的一種高境界。就像《非暴力溝通》一書中講到的:「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02

允許自己做自己

作家莫泊桑說:

「人如果能堅定自己的內心所想,不攀比,不盲從,不被他人影響,一門心思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會快樂許多。」

我從小熱愛寫作,上學時每次寫作文都會受到老師的表揚,還在全國中小學生作文大賽獲過獎。我堅信總有一天,我會在寫作上成就一番事業。

後來,為了就業容易些,我選擇了礦山機電專業,與文字絲毫不搭邊。但我沒有放棄寫作,加入了校文學社、記者站,稚嫩的文字常常發表在校刊上,積累了不少寫作基礎。

畢業后我去了一家國企煤礦成了一名絞車司機,因為那時候煤礦出煤量差,有時一小時都不開一趟車,工作輕松到無聊。

同事們,有的出去湊局打牌,有的在崗位上織毛衣、聊家常。而我,卻選擇看書或者寫日記。那段時間,我沒少聽到大家都說我假清高,而我心里卻堅持著自己的計劃。

三個月后,我在礦報上發表了第一篇散文《離家千里,只為你而來》。後來我又仔細研究了礦報上的消息、通訊等,就模仿著寫了幾篇,結果都發表了。

隊領導看到我的作品后跟我說,讓我以后對隊內人物、事件加強宣傳,還表示發表的稿件都有稿費獎勵。

就這樣我用文字拉開了與同事們之間的距離,也開始在三千多人的大礦上脫穎而出。5年后,我終以文字的優勢被破格調入礦宣傳部,10年后,當年的同事還在開絞車,而我靠寫作得到了領導的賞識,被提拔為科長。

一路走來,我遭遇過質疑、冷落,受到過排擠、奚落,但不管遇到什麼阻力,我從未想過放棄。我喜歡的事就一直會堅持,我的堅持和努力終換來了想要的結果。

作家蔣勛說:「美,是靜靜做自己,能夠不被整個社會的流行所干擾,知道自己要什麼,該怎麼做,該怎麼選擇。」

的確如此,人最大的勇氣,不是選擇了自己的熱愛,而是在任何逆境中,都堅持自己的選擇。不在乎外人的眼光,不困囿于外界的評價,允許自己做自己,除此之外,一切風輕云淡。

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每個人都應把有限的時間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過度關注外界的人和事,其實是在浪費生命。

不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對看不慣的行為和習慣,保持沉默,用求同存異的心態與之共生。

堅守內心,堅持自我,意念不被別人左右。無所謂外人的指手畫腳,生命是自己活的,與他人無關。

工廠老技工被逼辭職,臨走給老闆一大禮,5個鐵箱讓老闆抬不起頭
2023/12/31
工廠年底招工40元每小時,聯系一周沒招到人,老闆苦惱得直搖頭
2023/12/31
6個可以改命的逆天習慣
2023/12/30
女同事天天蹭車,連續一個月不給油錢,還在背后說已婚的我要出軌
2023/12/30
讓你保持開心的20個好習慣
2023/12/30
讓自己越來越有錢的6個生活習慣
2023/12/30
趕走霉運,15個小方法給你
2023/12/30
領導辭職前一晚,找我借了30萬,借錢給他后我反而成了「小人」
2023/12/30
讓你氣場強大的20個好習慣
2023/12/30
新領導進群不說話被踢出群,大罵哪個不長眼,隔天就被老闆教訓了
2023/12/29
曹操手下被低估的五大猛將,每一個都不輸五虎上將,他們是誰?
2023/12/29
沒人敢欺負你的19個小妙招
2023/12/29
人民日報那些極致治愈的句子
2023/12/29
人民日報每日文摘|慢生活
2023/12/29
15年老員工被公司辭退,臨走前「摸」了下機器,老闆直接損失90萬
2023/12/29
5個低級邏輯,不遠離你就廢了
2023/12/28
同事加班吃宵夜找我借200元,凌晨1點給我轉賬,看到消息我傻了眼
2023/12/28
公司聚餐AA制我墊錢,120元女同事不肯給,找她要錢她說我窮瘋了
2023/12/28
兩次追殺關羽,兩次擊敗趙云,呂布見了也得認慫,這是誰的部將?
2023/12/28
女同事簽下800萬大合同,老闆發微信「鼓勵」,隔天她直接辭職了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