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
生活中,我們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學歷高不高,能力強不強都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相處舒服。
正如作家蘇芩所說:
「跟誰在一起舒服就和誰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遠一點。」
有的人相處起來如芒刺背,只能陪你走完人生的一小段旅程;
有的人相處起來溫暖如春,既不必改變自己,也不必遷就彼此。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系,都有這3個特征。
來源:全景視覺
慢性
錢鍾書曾說:「真正友誼的形成,并非由于雙方有意地拉攏。」
當今的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微信好友越添加越多,可我們和其中大多數人一樣,連點頭之交都算不上。
據說,人這一生大概會遇到82635人,但絕大多數只有一面之緣,會和你打招呼的也只有19788人,誰也不知道能稱為好朋友的人,會在哪個瞬間與你相遇相識,又究竟是誰。
但能真正確定的是,那些能耐得住時光的流轉,陪你在細水長流中,將沿途的風景看遍的人,必定能陪你走到最后。
著名編劇馬未都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位剛進職場的女員工,剛入職沒幾天,就結識了一位好閨蜜。
她將閨蜜視為姐妹,兩人一起上下班,吃午飯,周末一起逛街看電影。
她跟閨蜜無話不談,小到生活習慣,大到自己的個人隱私,有時就連討厭哪項部門的規章制度,和領導發生過的糗事,她都毫無保留地說了出來。
後來,公司有一個大客戶,只要能簽下這個大單,就能獲得豐厚的提成。
她和閨蜜都想簽下這個單子,兩個人誰也不肯讓誰,都想超越對方。
最后她靠自己的實力,打敗了閨蜜,贏下了這個大單。
因為這件事,她和閨蜜也徹底翻臉,曾經她跟閨蜜說的那些小秘密,也成了對方攻擊她的武器,讓同事們看了笑話。
世界上風險最大的事,莫過于和不熟悉的人交心。
你說出的傷疤,或許會成為別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你暴露的缺點,或許會成為日后別人襲擊你的匕首。
正所謂:「飯未煮熟,不能妄自一開;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
真正的朋友,淡淡地交,慢慢地處,才能地久天長;
真正的感情,淺淺地嘗,緩緩地品,才能耐人尋味。
一段舒服的感情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如此才能在歲月的沉淀下,歷久彌新。
來源:全景視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