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職場人都有這樣一個感觸,不怕做事遇到困難,就怕人為因素搗亂。與人打交道,各種是非不斷,處理起來感覺比做奧數題都復雜,任何一個條件考慮不到都可能陷入困境。
作為管理者要管理一個團隊,自然免不了與人打交道,可作為底層員工,只需要對工作負責,領導安排什麼就做什麼,不需要理職場的是非,這樣其實也挺好。
這樣的想法理論上沒錯,但實際上,處在底層注定身不由己,看似很爽,實則危機重重,稍不留神依然會陷入困境。
《權力進化論》中有一句深有體會「權力是剛需,它可以改寫人生。」
當個底層員工,并非你不理是非,這些是非就不會找上門,關鍵誰都無法抗拒人性。拋開關系、背景因素不談,從錢、權、力,三個角度來分析。
客觀的講,大多數職場人都缺錢,否則也不會辛辛苦苦打工了,或許是因為愛好,興趣的因素,但如果不發薪水,是否還愿意做下去呢?所以,錢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①底層收入,無法質的飛躍
假如,你現在月薪5000,通過努力工作,優秀的業績,或許可以從5000的薪水漲到1萬,甚至是5萬,如果在底層,這樣的收入也就到頭了。
如果想要更多,通過努力遠遠不夠,從5000到5萬,已經翻了10倍,但想要翻50倍,100倍,沒有職位的加持可能嗎?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的情況。
階層是有屏障的,讓底層實現收入質的飛躍,那麼更上層勢必會干預,以達到團隊的平衡,這時你是否會不甘心?可身處底層,對這種事情卻毫無辦法。
②滿足現狀,只是相對而言
如果說你對現在收入很滿足,那不過是相對而言,因為人的優越感來自于比較。
就像月薪5000的人,如果身邊的人,都是2000~3000的水平,這時優越感就會出現;可如果收入已經1萬了,但身邊的都是2萬~3萬,你的優越感還會存在嗎?還覺得滿足嗎?
人的焦慮大機率都來自:認知>現實。可身在底層,沒有支配客觀物質條件的權力,只能被動接受被安排。
當然利益是靠自己爭取而來的,那麼你還能置身事外,不理職場里的是非嗎?「競爭」就會成為主旋律,對手就會成為你打交道的第一個人,先不管輸贏,至少要了解對手吧,這時還是會被動的接受與人打交道的是非中。
「權」不僅是職位帶來的權力,還包括話語權、選擇權……身處底層職位不可能帶來所謂的「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