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的職場上,懂得做人的人越來越多了,能夠沉得下心做事的人,卻越來越少了。很多人天天往領導身邊竄,只會說好聽的話,做事一點原則性都沒有,也不敢得罪人,交出來的工作結果,總是慘不忍睹,卻還能得到領導的信任。
為什麼很多人只關注做人,卻忽略了把事做好的重要性呢?這兩個原因讓人太無奈了。
俗話說得好,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會有什麼樣的下屬,如果領導把關注點放到工作細節上,以結果為導向,那麼下面的人也會用心把事做好,以結果論英雄。
可如果領導喜歡聽好話,喜歡那些所謂高情商的人,那麼下屬就會想方設法去迎合領導,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時間放到取悅領導上,而不會把主要精力放到具體的工作上。
現在有些領導選擇下屬,太實在的不要,太專心做事的不要,而看重下屬做人的能力,比如會不會說好聽的話,能不能幫領導頂酒,懂不懂人情世故等。
那些在領導眼中,會做人的下屬,更容易得到領導的重用和提拔,這就是一個風向標,讓很多人認為,學會做人,才有發展機會,只知道做事反而沒有出路。
網上有一些文章,強調高情商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比如領導說一句辛苦了,你回不辛苦,就是低情商。再比如回復領導的信息時,有一些文章說,如果你回復收到,只有傻子才這樣回,高情商會列出如何開展工作的細則等。
反正那些職場大咖所說的高情商,就是要變著法讓領導高興,讓領導關注到你的不一樣,從而對你加以關注。這些攻略嚴重誤導了初入職場的人,讓他們陷入高情商的迷陣里不能自拔,而忽略了發展的根基在具體的工作結果上。
最為關鍵的是,當整個社會都在追求高情商的處事方式,就會讓大多數人,每天只關注如何迎合領導,如何說好聽的話,如何取悅別人,哪還有時間去思考如何提升工作質量?
當職場上說好話的越來越多,說難聽和中肯的話就越來越少,當大多數人都專注高情商的處事方式,誰還會專心在工作上?
他們每天都把主要時間花在高情商的社交上,整天圍著領導轉,陪領導打牌喝酒,過年過節費盡心思想著給領導送什麼禮,一切就都搞定了,哪用得著花時間,去提升工作技能呢?當整個社會都追求做好人時,愿意說真話,做實事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很多年前遇到一個同事,他每天都在混日子,領導的郵件他回得特別快,別人的郵件,幾天都不回。
可就是這樣的人,卻很得領導歡心,因為他每天就等著下班,幫領導安排節目,參與領導的活動,領導覺得他很懂事,很會做人,評優加薪總是優先考慮他。
這種做法形成了一種風氣,讓其他員工不專心做事,只知道討領導歡心,弄得整個部門烏煙瘴氣,最后領導被大領導搞掉了,換了一個新領導,整個部門的風氣才開始轉變。
說實在的,會做人并不是壞事,因為會做人是職場的潤滑劑,能夠更好地推動工作的完成,在這里面,我們要特別關注的是,做人是為了更好的做事,沒有了事情本身,人做得再好,也沒有任何意義。
但現在的情況是,很多人本末倒置,把做人置于做事之上,認為把人做好了,事情會自己完成,這就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