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時,以為孩子長大了,就好了。
孩子長大了,也為工作發愁了,并沒有好。
變老的路上,以為退休了,就好了。
退休之后,人很老了,身體慢慢崩塌,并沒有好。
原來,活著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但不管有多糟糕,人總得活下去,總得找一點樂子,不給自己添堵。
為了活得好那麼一點點,很多退休老人,熱衷了廣場舞、麻將。白天兩場麻將,傍晚跳舞,每天雷打不動。
隨著年齡的變老,還有人的自我覺醒,你會發現,人云亦云的生活,會迷失自己。
也有一些老人,因為打麻將,忘記了做飯、帶娃,引發了家庭矛盾;跳廣場舞,并不適合所有的人,得看身體情況。也許你因為太合群了,和周圍的人產生了矛盾。
因而,打麻將、跳廣場舞已經過時了,你需要「新三樣」。
01獨處,靜養自己。
《增廣賢文》中說:「眾星郎朗,不如孤月獨明。」
夜幕下,天空出現了無數的星星,但是星星的光芒,不如一輪明月。
月亮是孤獨的,里面還有廣寒宮。
可是,在古人眾多的詩詞歌賦里,月亮被贊美了無數次。
蘇軾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李白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杜甫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人生不就是如此,獨處的時候,才有淡淡的感悟,才有閑情去欣賞自己喜歡的東西。
當你站在人群里,發現別人做的事情,不太適合你;別人邀約你的時候,想去又不想去;曲終人散的時候,大家紛紛離開,你看著大家的背影......此刻,合群就是獨處。
六十歲之后,你口口聲聲說,要做自己。但是你湊在別人的圈子里,如何做自己呢?
獨處,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慢一些,也能把「時間」還給自己。
并且,時間也會逼著你獨處。好朋友會走散,老同事各自回家,兄弟姐妹的感情也會淡化,長輩逐一過世,哪有什麼情感,會永恒。
與其被動孤獨,不如主動獨處。
魏晉時期,由嵇康、阮籍等人組成的「竹林七賢」,個個都有才華,還能喝酒。他們受到人們的追捧。
後來呢?王戎、山濤等人,出山做官。嵇康堅持隱居,還對做官的朋友,不屑一顧。
清末民初的李叔同,和許幻園、蔡小香等,組成「天涯五友」。一開始,還能常常小聚,後來許幻園家道中落,其他幾人也有前程。留下一首《送別》,令人淚下。
李叔同說:「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絢爛之極,歸于平淡。」
讓別人做別人,讓自己做自己,才是最好的社交姿態。
02回鄉,躬耕生活。
為什麼那麼多人羨慕陶淵明?
其一,他掛印辭官,不為五斗米折腰。
其二,他在田間地頭,悠然自得。
事實上,很多退休老人,都能活成陶淵明,只是他們「不敢」,被庸俗的生活困擾著。
有了退休金,哪還能為五斗米折腰呢?有了城里的熱鬧,哪能回到農村去種地呢?面子上,是過不去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