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開始之前,請看以下這幅畫。
古人把掌管壽命的神仙,稱為「南極仙翁」。
在《西游記》《紅樓夢》等小說中,都有描述。
仙翁的長相,額頭很大,突出。他的兩側,是仙鶴,并且常常手里捧著壽桃。鹿是他的坐騎,或者是使者。
對于畫作和小說,我們不能太當真,就是自己家中,掛著長壽圖,也不能太當一回事,迷信色彩太濃了。畢竟,畫作里的人物,和現實差距很大,只能代表一個人的愿望而已。
那麼問題來了,人要長成什麼樣子,才算長壽的預兆呢?
詩人臧克家說了一句話:「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誠然,一個人的壽命,是自己的生命,更是自己的精神長相。
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把分分秒秒都用起來,沒有浪費,那就是長壽富貴的征兆。每天都在虛度,活一百歲,也不過是重復了今天而已。
通常,老年人身上有這4個特征,就是長壽富貴。
01
仁慈相:心地善良,人生寬厚。
當你想盡辦法去幫助一個人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心態變好了。
每一次聽到「謝謝」兩個字,就特別高興,覺得自己老了,還有很多的價值。
從歷史的長河來說,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事,老了也沒有停止,那就會活在世人的心中,源遠流長。
退休之后,靠蹬三輪賺錢,然后捐助貧困學生的白方禮老人,已經過世多年,但是仍舊活在我們心中。
被老人幫助過的學生,已經步入中年,但是他們仍舊感恩老人。
老人的言行,仍舊是我們的標桿。
現實生活中,老人也活了九十多歲。
他幫助別人,也是鍛煉自己,成就自己,一舉多得。
女兒對他如此評價:「不過我現在也覺得,他沒給我們留下什麼錢,可留下了好多精神財富,這就是最大的財富。」
可見,慈祥的老人,命運在變好,精神財富也無窮多,富貴源遠流長。
02
簡樸相:生活樸素,年年有余。
攝影師「新圖視野」,記錄了日照五蓮縣街頭鎮坊子村一位百歲老人的生活。
老人的兒子孔凡林,如此描述父親:「一輩子在農村務農,年輕時做過夫子,抬擔架。夜里不舍得開燈,怕浪費電。母親也九十多歲了。老夫妻,不會吵架紅臉......」
毫無疑問,我們從描述中,看到了樸素的老人形象。
一輩子的收入不多,但是平時很節儉,能從牙縫里省出錢,去修建自己的小屋,考慮到自己養老的資金。
當我們很老了,還能算清生活的賬本,是頭腦靈活的體現;能夠節約出錢,就是讓生活的底氣,持續增加。
活到八九十歲,也不要麻煩兒女掏腰包。
生活才不會鬧心。
在經濟上很困頓的老人,什麼都靠兒女,難免要吵吵鬧鬧。畢竟,兒女也有難處。
03
無為相:順其自然,進退從容。
《管子·心術上》里說:「無為之道,因也。因也者,無益無損也。」
你什麼都沒有做,那就不會損壞自己。
若是你什麼都要做,就會加速損壞自己。
人的身體,就像一部機器,你總是去強求身體做什麼,難免要受傷。身體的很多部位,是會被磨損的。
看看城里的「暴走團」——一群老人聚集在一起,依次排開,走在大馬路上。大家喊著口號,使勁走上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
因為馬路上,車來車往,總有車輛剮蹭人的事情發生。
也有老人,因為走得太猛,導致身體承受不住。
好的鍛煉方式,是「因人而異」的,并不是別人用什麼方式鍛煉,你就去跟隨。
順其自然變老,讓變老的速度慢一些,這是老人應有的智慧。
年輕人做事,欲速則不達;老年人鍛煉,欲速則傷害。
04
少欲相:懂得滿足,內心平穩。
貪小便宜吃大虧。這樣的道理,小孩子都知道。很多老人,也會把道理告訴孫子,但是自己卻做不到。
為了超市里打折的一條毛巾,可以起個大早,不顧寒冷和酷暑。
去參加一些免費送東西的活動,一不留神就聽了半天的課,還買了一些毫無用處的東西回家。
社會上,各種誘惑。一旦導致老人吃虧了,就很長時間,都悶悶不樂。
俗話說:「得便宜處,失便宜。」
戒掉自己的欲望,守住自己的財富,日子就踏實多了。我不算計別人,別人也不能算計我。
古時候,盜墓的師傅,留下規矩:如果兩個人去盜墓,最好是父親在外頭看風,兒子去墓地里。
因為父親面對金銀財寶的誘惑,不會有歹心,父親無條件愛著兒子。
雖然是盜墓的規矩,但是對于我們的人生,也很有啟發。
人老了,不要對金子銀子,眼前一亮。過不了多少年,自己過世了,什麼都是別人的。
為了爭奪利益,互相傷害,讓自己很鬧心,這是傷害身體的節奏,也把原本幸福的生活,打亂了。
05
《壽親養老新書》中寫道:「人由氣生,氣由神往。養氣全神可得其道。」
人活著,要養好「精氣神」,不要精神萎靡,更不要作惡多端。
老人可以「聲如洪鐘」,一方面是身體好,另一方面是做人有底氣。
那些算計別人的人,做賊心虛,不敢大聲說話,底氣也蕩然無存了。
那些欲望很多,養老錢也沒有的人,也不敢大聲說話,還得小心翼翼地問子女要幾個錢。
這一生,命由己造,做個有精神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