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自律者能自由。
一個人想要過得好,關鍵是要能約束自己。如果失去約束,自我放縱,任意妄為,只會讓自己陷入災禍和霉運之中。
懂自律,才能過上健康美好的生活。
而最頂級的自律,莫過于慎欲,慎言,慎獨。
俗話說:「志不可驕,欲不可縱。」
如果一味沉溺于欲望帶來的快感,就會掏空自己,迷失自己,毀滅自己。
雖然追求和滿足欲望的感覺很享受,但懂得克制,凡事有度,才是滋養身心的智慧。
很多人因為縱欲,不是處境凄涼,就是亡身喪命。
有些人沉溺食欲,山珍海味,大快朵頤,不知節制,結果二三十歲就患上老年病,甚至患上特大疾病,生命堪憂。
有些人沉溺色欲,荒淫無度,日夜貪歡,結果不是染上性病,就是耗盡元氣和活力,英年早逝。
有些人沉溺財欲,貪婪成性,唯利是圖,喪失原則,結果鋃鐺入獄,失去辛苦掙來的大好前程。
古人說:「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慎重對待自己的欲望,辨明利害,有所節制,堅守底線,才能不被欲望所誤,行穩致遠。
口是是非門,舌是斬身劍。
說話不注意,口無遮攔,胡言亂語,往往會傷害別人,給自己埋下禍患。
即便有時候認真說話,但言多必失,難免會讓人心生芥蒂,帶來不快。
人心叵測,人性幽微,我們必須謹言慎行,不要因出言不慎毀了自己。
俗話說,說話是銀,沉默是金。
能說會道,固然可以左右逢源。但沉默寡言,不僅可以避免人際關系的隱患,還是明哲保身之道。
經歷多了,就會明白,侃侃而談刷存在感的人,不會讓人真正地喜歡和信服。而緘默不言,有真本事的人,反而容易獲得青睞和信任。
管住自己的嘴,不惹是非,不招仇怨,不傷人心,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慎獨,出自《中庸》,意為在閑居獨處中謹慎不茍,在無人監督之時,更須謹慎從事,自覺遵守各種道德準則。
有些人,人前一個樣,人后又是另一個樣子。表里不一,言行多變,不僅自己人格分裂,莫名痛苦,身邊人也會深受其害。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我們立身處世,言談舉止,都要遵循自己的思想、心靈和原則,不是表演給人看,更不用為了迎合別人而折騰自己。所以,即便在獨處之時,也要謹慎自持,不放縱自己。
《增廣賢文》說:「暗室虧心,神目如電。
」
自認為沒人看得見,于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殊不知,你表現出的一切,都是構成你生命的一塊拼圖,烙印在你的人生之中。早晚會在不經意之間,在人前顯現出來。
慎獨,才是真正的自律。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管住自己的欲望,不該做什麼就不做什麼。
慎欲,就不會折損福報。
慎言,就不會傷人誤己。
慎獨,就不會自欺欺人。
余生,謹慎處世,節制自己,我們才能健康快樂,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