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看過放大鏡吧。
一根毫毛,經過放大,就變成了巨大的樹干。
一些看不清的東西,被放大之后,就看清楚了。
正確用放大鏡,會帶來很多的智慧和樂趣。
可悲的是,很多人隨時帶著放大鏡,還不會正確使用。
把放大鏡,放在雞毛蒜皮的瑣事上,就惹是生非,無事生煩惱。
把放大鏡搞反了,就把丑陋變大,把幸福的生活弄丟了。
01
放大自己的優點:炫耀。
自由撰稿人艾小羊說了一個故事。
一位二十多歲的姑娘,展示了自己的容貌之后,獲得了很多人的贊美。
姑娘卻說:「我的一張臉,都是假的,不是原裝的。」
原來,姑娘做了很多次美容手術,讓自己變得完美。
到了後來,姑娘發現,自己仍舊普通,并且慢慢習慣了普通的生活,改變了自己的審美觀。
姑娘在得到贊美之后,帶上這樣一句話:「我以前挺普通的,現在也一般。看看我的皺紋里,有一些不太起眼的傷疤。美容之后,就是焦慮。」
不難發現,人的美,關鍵在心態,審美觀的改變,而不是「容貌本身」。
當一個人拼命展示自己的優點的時候,就陷入了炫耀的泥沼。
有的人,為了讓「美麗」變得更加突出,就去追求完美的身材和容貌。結果呢?隨著年紀的改變,人就老了,容貌持續在變丑。
用填充物彌補臉和身體,無疑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作家亦舒說:「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除了炫耀容貌之外,炫耀財富、地位、名氣等,那就顯得更加愚蠢了。
驢子炫耀了自己的本事,能發出奇怪的叫聲,能踢打別人。老虎看了之后,就知道了驢子的本性,于是撲上去撕咬。因此,有了黔驢技窮的典故。
孔雀炫耀了自己開屏的本領,美麗之后,就被人抓起來,圈養起來,變成了觀賞性的動物。
烏鴉炫耀了自己的歌喉,反而被森林里的動物厭惡。呱呱呱的聲音,還被人認為「不吉利」。
人炫耀了自己的財富,大機率會被賊人盯上。看看搶奪的事件,多半是因為脖子和手上有很多的金子。
但凡炫耀的,都是虛偽的,也是很容易被弄丟了。而糟糕的結局,是自己創造的,令人唏噓。
02
放大別人的缺點:貶損。
在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里,許仙的兒子許仕林,第一次看到媚娘,便脫口而出——你好丑。
接著,許仕林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趕緊賠禮道歉。畢竟,他是儒家的學子,應該講禮貌,而不是看外貌。
後來,媚娘變身成美貌的姑娘,許仕林露出了討好、親近的樣子。
因為別人的缺點而厭惡,因為別人的優點而喜歡。這就是人性——攀高踩低。
就像電影《畫皮》里說的:「男人愛的,是女人的皮相。」
當然,從人際關系、人性本身看,放大了一個人的優點,不那麼可怕,畢竟,這樣也是蠻子了別人的虛榮心。
可怕的是,放大別人的缺點,使勁損人,帶來了矛盾,隱藏了災禍。
春秋時,晉景公派使者去齊國出差,希望達成共識,一起抵擋楚國,維護中原的和平。
齊頃公接見了使者,談論了很多國家大事。
齊頃公的母親在幕后,看到使者的樣子,忍不住發笑——原來,幾個使者,一個是獨眼龍,一個是跛腳的人,一個是沒有頭髮的人,一個是駝背的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