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首,也是歐洲四大名劇之一。
它一出世,就風靡整個英國,隨后又伴隨著遠航的水手,傳播到全世界。
數百年來,無數看戲人津津樂道于書中王位爭斗的波譎云詭,以及王子復仇的慷慨悲歌。
但真正發人深省的,其實是主人公哈姆雷特一路行來的隱忍與糾結,苦痛與磨礪。
看了《哈姆雷特》才明白,原來一個男孩想要成長為一個男人,至少要經過三重磨難。
熬過失去的悲涼
身為丹麥王子,哈姆雷特一出生,就擁有了世上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切。
他的父親丹麥國王英武蓋世,對妻兒關懷備至;母親丹麥王后溫柔美麗,對丈夫忠誠,對兒子慈愛。
更重要的是,當時的丹麥穩固而強大,即使是后世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此時也不過是丹麥的附庸。
在國家和父母的庇佑下,哈姆雷特可以讀想讀的學校,交有趣的朋友,愛喜歡的女子,過想過的生活。
原本他可以無憂無慮,在幸福中過好這一生。
可突然有一天,一切都變了。
王宮里傳出噩耗,老國王在后花園中游玩時,被毒蛇咬ㄙˇ。
正在德國求學的哈姆雷特匆匆趕回奔喪,卻驚愕地發現,叔叔克勞狄斯已經越過自己,搶先登上王位。
一向與丈夫恩愛有加的母親,才守寡一個月,就出乎所有人意料,改嫁給了克勞狄斯。
哈姆雷特名義上依然有家,可那個家已不再是溫馨的港灣,而是冰冷的囚籠。
母親對他態度疏離,叔叔對他滿懷猜忌,甚至不允許他回德國繼續完成他的學業。
哈姆雷特在明面上依然是受人尊崇的王位繼承人。
可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明白,他的地位岌岌可危,前途風雨飄搖。
但更令哈姆雷特痛心的,還是這場王權更替背后的真相。
有一天夜里,他遇見了父親的鬼魂。
老國王說,ㄕㄚㄙˇ自己的并不是毒蛇,而是王叔克勞狄斯。
父親憤怒地要求哈姆雷特,一定要ㄕㄚ掉叔叔,為自己復仇,為丹麥王廷撥亂反正。
哈姆雷特悲哀地發現,他不但失去了親人的蔭庇,還失去了所有天真和軟弱的權利。
即使往后的日子再痛,他也要學著從一個無憂無慮的男孩,變成一個有所擔當的男人。
作家白先勇說:「人生所有的成熟,都是從失去開始的。
」
在苦悶的生活中,一點點失去了哭笑由心的任性,漸漸學會了寵辱不驚。
在無盡的挫折里,一層層失去了少年不羈的鋒芒,慢慢學會了妥協圓融。
一天天看著為自己遮風擋雨的長輩,在無情的歲月中老去;
也一步步在歲月流逝中,學會了給自己和家人撐傘。
要想承受失去的苦痛,就必須得鍛造出屬于自己的鋼筋鐵骨。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