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小波說:「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人到中年,家是港灣,是出發點和歸宿,也寄托著希望。
可是,我們如何才能顧好一家人,建設一個像樣的家庭呢?
很多人以為,有錢有勢就好辦了,如果有辦不好的事情,說明錢不夠多,位置不夠高。
事實上,經營家庭,就像一日三餐一樣,講究搭配。
三餐要葷素搭配、飯菜搭配;家庭要有以下幾種搭配。
01
高配格局,托起子女的詩和遠方。
俗話說得好:「父母的格局,子女的結局。」
父母再多的錢,若是遇到敗家子,估計幾天就花完了。陷入了富不過三代的困局。
讓孩子有賺錢的能力,比父母拿錢給孩子花,更加靠譜。
人到中年,不管多忙,都要多一些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讓孩子的心中,裝著詩和遠方。未來的路,終究要孩子自己去走。
有一位父親,帶著幾歲的孩子去吃面。
兩碗面,放在餐桌上,讓孩子先挑。
孩子毫不猶豫選擇了上面有雞蛋的面,符合自私的天性。
隔一會,父親從自己的碗里,翻出兩個雞蛋,意味深長地說:「孩子,很多時候,學會禮讓,反而會得到更多的好處。」
上學時,孩子和同學一起吃飯,總是讓其他同學先挑選。
老師發現孩子的特別之處,讓他當班長,對他厚愛有加。
若干年之后,孩子入伍,還是班長,然后做了排長、連長......
真的不要認為,詩和遠方就是「出去走一走」,而是做人的「大世面」。
當你的孩子也有大格局的時候,天下都會為他讓路,幸運之神也會光顧。
正所謂:「握緊拳頭,里面什麼都沒有;打開拳頭,就可以擁抱世界。」
幫助你的孩子,打開拳頭,待人有溫度,思想有廣度,而不是咬牙切齒、怨天怨地,這是父母的責任。
具體來說,培養愛讀書、講禮貌、尊重人、有目標、知進退、能吃虧的孩子,千萬不要溺愛,什麼都是依靠父母。
02
標配婚姻,能夫唱婦隨,也能婦唱夫隨。
夫妻相伴,半斤對八兩。
好的夫妻關系,戀愛的時候,講究門當戶對;結婚之后,也會并駕齊驅。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拼命養家,一個人躺著不動。
看看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他們的愛情感動了很多人,但是他們經營婚姻的方法,更值得我們學習。
卓文君是富家女子,跟隨窮小子司馬相如后,開了一家小酒館,并且自己拋頭露面,親自去賣酒。
司馬相如呢?安心讀書,還靠卓文君來養活。
後來,司馬相如寫了《子虛賦》《上林賦》,得到了皇帝的厚愛,搖身一變就成為了大臣。卓文君也跟隨左右,變成了誥命夫人。
要知道,夫妻的角色,不是固定的,在某些時候,可以互相轉換。任何時候都能互相支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