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習慣把幸福理解為「有」:有車,有房,有錢,有權。
其實幸福應該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無牽,無掛。
人生,沒有幸福不幸福,只有知足不知足,溫飽無慮就是幸事,無病無災就是福澤。
北大才女趙婕寫道:我欽佩一種父母,他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后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親子關系不是一種恒久的占有,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爭臉,更不用幫我養老,只要這個生命健康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
你是自由的,我是愛你的。你并不因我而來,你是因為對生命的渴望而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綁架掌控你的人生。
生活當中,真正可以傷害到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內心里的不甘、不愿、不舍、不棄。還有,便是永無止境、溫水煮青蛙的自我內耗。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把心態放好,沒有過不去的坎,水的清澈,不是因為沒有雜質,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的通透,不是因為沒有雜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
往后的日子,沒事別亂想,有空多讀書,用文字填補心靈的空洞,斬斷憂思的滋生。當你的精神世界變得豐盈,內耗也就不治而愈。停止內耗,煩惱才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