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高建群說:
「一個作家去世幾十年了,人們還在熱烈地懷念他,還在談論他的作品,這本身就是對一個作家最高的獎勵。」
路遙就是這樣的存在,他作品中的人物讓無數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樸實厚重的文字治愈了一代又一代人。
30年前,路遙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而他留下的作品依然在歲月的長河中,一次次帶領讀者走出迷茫。
關于命運的選擇,關于生活的態度,關于信念的堅守,關于平凡的真相,人生種種境遇,都能在他的著作中找到答案。
如果你覺得累了,不妨讀一讀路遙曾寫下的這10句話,足夠警醒我們,足以受用一生。
01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人這一生,有太多幸與不幸,往往都是自己的選擇。
選擇合腳的鞋子,選擇與對的人同行,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所到之處皆是風景,前行路上步步從容。
選擇和爛人爛事糾纏,選擇沉浸在壞情緒中,日日活在無休止的內耗里,生活中似乎布滿荊棘,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
有個觀點說的很對:感到痛不是出于你的選擇,但持續的痛苦,是你的選擇。
懂得及時止損,是一個人的頂級智慧。
從今往后,遠離錯誤的人和事,遠離消耗自己的環境,還內心一片清凈。
02
人啊,都有自己一本難念的經,可是不同處境的人又很難理解別人的苦處。
楊絳先生曾寫過一句話:
「當你身居高位時,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當你身處卑微,才有機緣看到世態真相。」
在你看不到的角落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難言的苦。
如果沒有經歷過別人的難處,就不要嘲笑別人的境遇。
如果無法感同身受,不隨便評價,不肆意指責,也是一種善良。
行走于世間,即便無法成為照亮眾人的光,也不要去吹滅別人僅有的一盞燈。
03
人是有惰性屬性的動物,一旦過多地沉湎于溫柔之鄉,就更削弱了重新投入風暴的勇氣和力量。
老話里常說:閑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樂多。
惰性,是人性中避免不了的一部分。
但長久的放縱自己,把懶惰當成一種習慣,把享樂變成生活的全部,終有一天,會積懶成災、積閑成禍。
長期處于閑散的狀態中,人就會失去毅力,習慣安逸,對生活中突如其來的風雨,再無抵擋之力。
永遠不要活得太閑,有事做,有奔頭,身心才能充滿活力,生活才能越過越興旺。
人生最好的狀態莫過于:閑的有滋味,忙的有價值。
04
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