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大道之行,不責于人...
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誦讀美文
自然萬物,冥冥之中,都按照一定的規律運行。日出日落,潮漲潮退,花開花謝。四季更迭,生生不息。《道德經·第七十九章》中有言:「大道之行,不責于人。」每個人來到世界上,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修行。真正的大道,是不責怪他人,順其自然,合乎人的本性。人們做事常常不合乎道,是因為想要改變別人,最終不僅無法實現,而且會讓自己困在其中。所以說,人的一生都困在這四個字里:改變別人。【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
自己才是萬物的根源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世間萬物,都是由意識創造的,意識產生分別,投射出自然萬象。
我們所看到的一切萬物,都是我們的意識決定的。
當我們積極樂觀的時候,看到的世界是陽光明媚,人人向善的;當我們消極低沉的時候,看到的世界就是陰雨連綿,世風日下的。
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
從前,有一個地主,家里有一個常工,踏實肯干,地主很是看中。
有一天,地主發現自己收藏的一個花瓶丟了,思來想去,覺得是常工拿去了。
于是,便越來越覺得常工賊眉鼠眼,不像好人。
過了幾天,花瓶找到了,原來是兒子拿去玩兒,忘記還回來了。
這時,地主再看常工,又覺得他忠厚老實,怎麼看都不像會拿花瓶的人。
可見,事物的好壞,完全取決于我們對待事物的看法。
能夠影響我們心情的,始終是我們自己的心態。
畢淑敏曾說:「心靈的雕刻,是比醫生的手術刀更尖銳的刀,只有心底的明媚,才能滋養出曠日持久的賞心悅目。」
有無相生,長短相協。
事情本無好壞之分,人心本無善惡之別。
內心平靜,以平常心待萬物,自會寵辱不驚,自在灑脫。
痛苦源于想改變別人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中講:「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
事事無常,狂風不會吹一個早晨,暴雨也不會下一整天。世事多變,世間唯一的不變就是變。
有的人總想控制事情的發展方向,便會產生執念,試圖改變別人。最后讓自己痛苦不堪。
真正有智慧的人,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順勢而為,尊重不同,才是一個人頂級的修為。
有一位婦人,見到道長說:「我很痛苦,我的丈夫很懶惰,我的兒子不愛讀書,幾年了也不曾改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