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蕓蕓眾生,為何勞碌;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弱水三千,一瓢已足;無色無相,皆為塵土;來去匆匆,拈花駐足;紅塵萬丈,魂歸何處;飛蛾撲火,帶伽起舞;一夢如是,總歸虛無。
《倩女幽魂》第一&二部,電影很是好看,讓人血脈噴張的畫面感,一貫的徐克風格。
只是這一次很明顯地感覺徐克沒有了以往在情感方面的細膩,卻留下了很多余味讓人暗自神傷。
也許在他心中,《倩女幽魂》就只該有第一部。
從女主的名字也能看出一點端倪,傅清風、傅月池。
清風,可遇終不可抓;月池,可望終不可及。
張學友的道士叫知秋一葉,一葉如何知秋?
那是紅葉飄落,那是萬物歸寂,那是塵埃落定。
徐克卻在結尾處,讓寧采臣還是和傅清風在一起了,終究辜負了女主的名字,何為?
聶小倩和傅清風雖然長得一模一樣,但到底是兩個人,寧采臣這是變心了嗎?
寧采臣愛的是聶小倩還是只愛這個長相的人?
不管這個人是誰,只要長這個樣子他就喜歡?
這讓我想到一個人——段譽。
他到底愛的是王語嫣還是無量洞底的雕像?
金庸在新改版的《天龍八部》中給了答案:段譽愛的是雕像,而不是王語嫣,他追求王語嫣只不過是雕像和王語嫣一模一樣。
徐克卻不愿意給我們這個答案,聶小倩和傅清風,寧采臣到底愛誰?
這個問題我思索了很久,直到看到「一夢如是」,我明白了徐克的暗線與苦心,彷徨與困惑。
這個問題他的確沒辦法給出答案,因為沒有答案,或者說答案在每個人的心中,所以不該由徐克來定義。
聶小倩,名實而人無,只是一個虛無縹緲的魂靈。
傅清風,名無而人實,虛無的清風卻又是實實在在的人。
徐克這個對應,真的很有幽默感。
聶小倩與寧采臣,真正意義上的「生死之交」。
聶小倩與寧采臣,人與鬼,生與死,相識相知相愛相隔相離,如同懸崖中間天平的兩端,若一方真要靠近對方,天平便會失衡,摔個粉身碎骨。
傅清風與寧采臣,卻是情深潭水,巧遇巧事巧人巧情,如同蕩秋千,不論推得如何遠,她總會回到身邊,越用力回來地越快。
正是這種狀態,才造就了聶小倩與傅清風結局不同,也解釋了寧采臣為何與傅清風能在一起。
聶小倩與傅清風兩種不同的狀態也決定了他們與寧采臣交集的過程中的完全不同,聶小倩不得而深刻,傅清風平淡而圓滿。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