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一爐沉香屑,霉綠斑斕的沉香苒苒生煙,一段故事也被娓娓道來。
沉香屑的故事一共有兩部,但讓人奇怪的是。
在《第一爐香》中,張愛玲描寫了一個受欲望控制自甘墮落的女孩葛薇龍,而在《第二爐香》中,張愛玲卻反其道行之,描寫了一個及其單純的女孩愫細。
愫細對婚姻和戀愛都一無所知,像個純潔娃娃一樣,但就是這樣的人,卻逼得新婚丈夫羅杰自盡殞命。
張愛玲說:「一個臟的故事,可是人總是臟的,沾著人就沾著臟。」
在羅杰眼里,愫細美麗、活潑、不諳世事,但他卻萬萬沒有想到他的結局是那樣慘烈。
那麼愫細真的有那麼單純無知嗎?
《第二爐香》中講愫細從小受過嚴格的教育,就連報紙,都不允許隨便看。
愫細的母親蜜秋兒太太會把報紙上關于[兩.性]知識的內容剪裁下來,然后再讓愫細觀看,也就是說蜜秋兒太太嚴格把控著對女兒的教育,
尤其是性教育知識,蜜秋兒太太要把女兒養得單純無知,甚至讓女兒覺得「性」是污穢骯臟。
這是為什麼呢?
要知道女孩早點知道性教育知識,并不是不好的,而且也不容易受到傷害,反而是那些單純無知的,更容易受到男生的欺騙,
但是在蜜秋兒太太的教育下,愫細對一切懵懂無知,而甚至覺得情侶之間親吻都是罪惡的。
這就要聯系到蜜秋兒太太對愫細的打算,這其實在蜜秋兒太太的心思在她大女兒靡麗笙的安排就可以看出來。
蜜秋兒太太早年守寡,有三個女兒,分別是大女兒靡麗笙,二女兒愫細,三女兒凱絲玲。
蜜秋兒太太沒了丈夫,一個人扶持三個女兒長大是非常辛苦的,于是蜜秋兒太太就有了別的心思,給女兒們不一樣的教育,然后坐等收獲。
而蜜秋兒太太給大女兒靡麗笙安排的是大靡麗笙十幾歲的老實男人,而從沒有接受到性教育知識的靡麗笙無法接受丈夫愛的安撫,
驚恐萬分下,讓丈夫身敗名裂,然后回到了蜜秋兒太太的身邊。
蜜秋兒會太太這樣做也不難猜。
《第二爐香》中這樣描述蜜秋兒太太的生活,蜜秋兒太太自己守寡多年,總是穿著黑色的衣服,將哀怨寡婦的氣質演繹得淋漓盡致。
我想這也會在無形中影響著女兒們的行為,特別是對單純無知的愫細。
蜜秋兒太太在日常生活中表現了對女兒極其嚴格的控制欲,愫細幾乎沒有出門的機會,更別提接觸什麼世面。
所以愫細的單純無知純是蜜秋兒太太的刻意教育,也就是說愫細并不是真的就單純無知了,她的單純無知存在著人為成分,那麼愫細的單純無知就能成為傷害別人的利器。
拿靡麗笙來說,她怎麼也想不明白,原本婚前對自己很好的丈夫,為何在婚后變得禽獸不如?
她心底有隱隱的猜測,于是在愫細結婚前,告誡羅杰說:天底下的男人都是一樣的,他不要辜負愫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