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作家雨果曾說:
在最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優秀的人物中間,巴爾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巴爾扎克被譽為「法國小說之父」,他一生創作了91部小說,塑造出兩千四百多個人物形象。
其中最經典的人物,莫過于《歐也妮·葛朗台》中的吝嗇鬼葛朗台老頭。
以前讀此書的時候,認為葛朗台財迷心竅,精明勢利,為了錢愿意狠心拆散女兒的婚姻。
可直到自己成家立業后,才發現有時候人的吝嗇,也是生活所迫。
世上沒有天降橫財,財富都是一分一毫積累起來的。
能賺錢,也會存錢,是一個人了不起的本事。

書中的主人公葛朗台,是索漠城最有名的商人。
他既做ㄐ丨ㄡˇ桶木材生意,又擁有城中最好的葡萄園,每年收入高昂。
他還有個同樣能干的弟弟,是巴黎非常有錢的ㄐ丨ㄡˇ商。
人們每每談論起葛朗台一家,都羨慕他們命好、有福氣。
其實,葛朗台和弟弟并非出身富貴,全是靠努力工作才翻的身。
他們本是箍桶匠,但兩人吃苦耐勞、能寫會算,后來很快就賺到了第一桶金。
人到中年,葛朗台娶了索漠城木板商的女兒,弟弟則愛上了巴黎的貴族小姐。
二十多年過去,兩人分別成了索漠和巴黎的知名富商,生活方式卻截然不同。
葛朗台過度節儉,住在黑黢黢的老宅子里,只雇用一位仆人,很多家務事都要由自己和妻子、女兒親自動手。
他從來不買肉,不買面包,只從自家的林子里打野味,用自家的麥子磨面粉。
他還很少在家里宴請賓客,即便有客人來,也舍不得多點幾根蠟燭。
在外人看來,葛朗台簡直是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但就是憑借這樣的精打細算,讓他的財富迅速增長,從箍桶匠變為了索漠城首富。
他們一家人的生活簡單樸素,卻也安穩自在,完全用不著為錢發愁。
相比之下,葛朗台弟弟的生活,則與他完全相反。
弟弟花錢大手大腳,買下了氣派的豪宅,流連于奢華的社交場合。
家里的梳子、頂針、紐扣等生活用品,也都是由純金或珠寶打造。
兒子查理更是花錢不眨眼,喜歡的昂貴衣服、首飾都會成套買回來,連內衣都是鑲水鉆的。
這樣的生活沒出現多久,當他的生意出現問題時,他根本沒有多余的錢來周轉,只好四處借錢。
最終,無力償還欠下的巨額債務的他,在痛苦和絕望中自ㄕㄚ了。
對待金錢的態度不同,注定了兄弟倆結局迥異的命運。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說:
「一個人必須對錢財有愛惜之情,這樣它才會聚集到你身邊。
你越尊重它,珍惜它,它越心甘情愿地跑進你的口袋。」
世界上的財富或許是無限的,但一個人能賺到的錢是有限的。
盡情享受,肆意揮霍,不給自己留后路,只能風光一時。
等遇到危急關頭,就要體會四處求人的難堪,遭受債台高筑的焦慮。
錢是掙出來的,也是存出來的。
在金錢上吝嗇一點,其實是對自己和家人的未來負責。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