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光中先生曾說:「有那麼一座城,錦盒一般珍藏著你半生的腳印與指紋,光榮和憤怒,溫柔和傷心,珍藏著你一顆顆一粒粒不朽的記憶。」
這座城,便是家。
在60年代深水埗永利街的街尾,有一家羅記鞋鋪。一家四口靠著羅爸爸精湛的做鞋工藝艱難度日,生活雖然清貧但其樂融融。
然而地頭蛇的壓榨、時常會登陸的台風、大兒子被突然診斷為癌癥,種種苦難讓羅家人被迫卷入了風暴的中心。
但他們從未向命運低頭,正如羅媽媽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做人,總要信。而這堅定信念的底氣正是來源于愛,愛給這個平凡的小家帶來了溫情、勇氣和希望。

貧窮,并不意味著不幸,這世間真正的不幸是愛的匱乏。
在變幻的生命里,歲月,這個最大的小偷,在時光荏苒中偷走我們曾經擁有的一切,但它唯一無法偷走的,是愛。

愛是如沐春風的溫情,可平心中不鳴
羅爸爸在街尾開鞋店,他的哥哥在街頭開著理發店,兄弟倆包辦了人這身上一頭一腳的生意,心想著這日子總不會差。
然而那時的港島,對民眾的壓榨無處不在。中秋節要給白人警察供荒唐的「月餅會」,以至于全家四口人只能分剩下的兩只月餅。
羅爸爸心中滿是對趾高氣昂的白人警察的憤懣,但為了生計也只能忍氣吞聲。
他雖然沒讀過書,但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分晝夜地做鞋、賺錢,把最好的給兩個兒子,使他們長大后絕不再受人欺辱。
和所有傳統的父親一樣,羅爸爸嚴厲、不善言辭,在恨鐵不成鋼時也會忍不住打罵孩子,但一轉頭就心疼地替孩子擦起藥來。
生活步步維艱,值得慶幸的是羅爸爸并非孤軍奮戰,他身后有一位樂觀而堅韌的妻子。

與寡言的丈夫不同,羅媽媽是出了名的伶牙俐齒,她一出馬,啥事兒都能合適,人送外號「俠盜羅太太」。
每當羅爸爸被警官的欺壓和孩子的調皮攪得心煩意亂時,羅媽媽總是能以女性的柔情與豁達的玩笑四兩撥千斤般抹去丈夫的憤怒和憂愁。
而丈夫雖然從來不會說甜言蜜語,但他對妻子的愛是無處不在的體貼入微。
當察覺到妻子腳上的雞眼疼痛難忍時,他會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兒,替她溫柔地按摩、安撫。
她是他心目中「整條街上最美的姑娘」,而他是她生命里的「全場總冠軍」。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