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有個提問:中年之后最想成為哪種人?
有個高贊答案說:蔡瀾,因為他是出了名的瀟灑之人。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生活,忙得不可開交,想要過好生活并不容易。
那到底日子怎麼過才算得上是好日子呢?
蔡瀾在《過好這一生》書里,告訴我們:別那麼累、那麼卷,這世間有百般滋味,這日子有千般可愛,我們要做的、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按著我們的心意生活,每一天就都是好日子。
如今,年過80的蔡瀾,被稱為「老頑童」,依舊每日吃喝、寫文、交友,他面對生活的灑脫態度更是受人追捧。
就連金庸也曾評價他:蔡瀾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尤其是對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處之泰然,若無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縈于懷,一笑置之。
在書里,蔡瀾用他的開朗和樂觀為我們講述了他的生活以及對于生活的感悟。
今天,讓我們跟隨蔡瀾一起在內卷、焦慮、嘈雜的生活里,學習如何覓一份閑情逸致、如何好好生活。
1
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生活中,大千世界常常令人眼花繚亂。
有人想要的多,被欲望裹挾,越活越累。有人把事情想的太過復雜,結果煩惱太多,越過越不開心。
蔡瀾告訴我們:人生到了某個階段,就會還歸純樸。回歸平淡是一種必然,把問題弄得越簡單越好,一切答案縮小至加和減,像計算機的選擇,生活就會輕松很多。
年過八旬的蔡瀾感嘆: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蔡瀾是出了名的「好吃」,他吃過全球各地的山珍海味,年紀大了,最心儀的竟然是最簡單的豬油蓋白米飯。
這道菜食材簡單、做法簡單,只要一碗白飯,淋上豬油和醬油即可。蔡瀾年紀大了,消化力不如從前,這道豬油蓋白米飯對他來說就已經非常滿足。
所謂「大道至簡」,越高級的東西越簡單,越有智慧的東西越簡單。
其實凡是簡單點,欲望精簡、物質精簡、煩惱精簡,就會發現生活其實很美好。
蔡瀾曾在國外遇到一個老伯在釣魚,他發現老伯釣的魚都很小,于是善意地提醒老伯去釣附近大一點的魚。
沒想到老伯卻說:「可我只是在釣我的早餐呀。」
蔡瀾從老伯的話里明白「人只得到他需要的那一點點,就足夠了」。
莊子曾說: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鳥在樹林里做窩,只需要一個樹枝;鼴鼠喝河水,也不過喝滿肚子。
人其實和他們一樣,需要的很少,很容易就滿足了。
其實,我們之所以不快樂,不是生活變得繁雜,而是人心多了牽絆。
做最簡單的人,吃最簡單的飯,過最簡單的日子。
生活,從來都是越樸素越高貴,越簡單越幸福。
學會給生活做減法,給心靈卸包袱,不被過多欲望裹挾,才能活得輕松自在。
2
任性而活,是對自己生命的尊重
這個世界有很多規矩,告訴你應該如何去做才是「正確」的。
而大多數人選擇活在這樣的規則里,每天被生活推搡著向前,日子過得穩定卻無趣。
蔡瀾告訴我們:遵守常規是一生最悶的事,做多了,連人也沉悶起來。任性而活,才是人生最過癮的事。
在蔡瀾看來,「任性」就是不聽話;任性,就是不合群;任性,就是跳出框框去思考。
就像微博里有人問他:應該選擇賺錢的工作,還是喜歡的工作。
蔡瀾回答:當然是后者,這還用問嗎?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