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前,女孩給男孩留下紙條:「等我一下,我會回來的。」47年后,他們再次相見,男孩還是當年的模樣,將紙條遞給老去的女孩,他一直在等她。
47年的等待,47年的堅守。守著一句單薄的承諾,終其一生去等一個人。這就是韓國電影《狼少年》中的感人故事。
《狼少年》又名《狼族少年》,于2012年在韓國上映,上映后刷新了韓國愛情片票房記錄并保持至今。這段荒誕奇妙的愛情喚起了觀眾心底對于初戀的過往記憶。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體溫46度、血型不明、極度危險的狼男孩流落民間,后來遇上內心孤獨生病的女孩,從相遇到被迫分離的凄美愛情故事。
影片雖然加入了奇幻的元素,但仍具有韓國純愛電影的特點,為觀眾呈現了一段純粹的愛情故事。

柏拉圖式愛情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紀提出,與蘇格拉底式愛情是同義詞。柏拉圖式的愛情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重在追求精神戀愛和心靈溝通,是最純潔的愛情。
在《狼少年》中,男女主的愛情沒有肉欲之歡,也沒有添加物質的成分,在所有人把哲秀當成一個怪物看待時,女孩教哲秀刷牙、疊被子、系鞋帶。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吃飯,彼此陪伴,兩顆孤獨的心相互靠近。
女孩因為生病不能像同齡人一樣去上學、打鬧,奔跑,她的臉上很少有笑容,將所有的心事都會寫在日記中。哲秀出現后,她的臉上有了久違的笑容。
對于女孩的指揮哲秀會溫順聽從,看到騷擾女孩的智泰時,哲秀也會出來阻止,當女孩遇到危險時,哲秀會第一時間站出來保護她。
他們一起在草地上奔跑玩耍、嬉戲打鬧。哲秀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愛上女孩,兩個原本在不同世界、卻同樣孤獨的人就這樣漸漸成為彼此的依賴。

《狼少年》雖然披著懸疑和奇幻元素的外衣,但它的內核仍然是一個柏拉圖式的純粹愛情。影片最吸引人目光的正是那些美好初戀的瞬間,女主坐在沙發上彈吉他,陽光透過玻璃窗照進來,整個畫面美好極了。哲秀伸出手摸著她的頭,盡是初戀時的寵溺與浪漫。還有他們一起寫字的場景,奔跑打鬧的畫面,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美好又浪漫。
觀眾會不自覺回憶起初戀時光。影片前半部分的基調是美好浪漫的,到了后半部分是離別后的等待與遺憾。結尾處的那張紙條,長達47的等待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導演在情感表達上沒有刻意去煽情,一切的感情起伏都是自然而然的,讓觀眾獲得巨大的情感滿足。
導演趙圣熙表示:「狼少年的愛情是一種幻想。電影給觀眾凄婉地講述著人世間不再有的‘美麗愛情’,我希望,通過影片中的兩個人的真實交感和愛情,傳遞給觀眾,現實生活中早已蕩然無存的人性的光輝。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